探讨混龄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游戏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杨洋
[导读] 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利用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幼儿的各方面素养。
        杨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利用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传统幼儿教育中,可以看到由于单一落后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幼儿教育的开展方式往往乏味、无趣。为改善这一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可以对幼儿户外游戏的开展方式进行优化,利用“混龄游戏”这一先进理念,采用自选伙伴、探讨交流以及分工协作等方式来增添游戏乐趣,帮助幼儿在混龄游戏中获得更多成长。
        关键词:混龄游戏;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策略
        引言:在为幼儿构建成长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科学性”为原则。不仅要重视对知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要看到“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对游戏教学进行优化时,教师就可以从“混龄游戏”出发,利用更加多元、科学的平台来为幼儿提供开发智力、提升能力机会,促进各阶段幼儿综合素养高效提升。
        一、自选游戏伙伴,提升交际能力
        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的户外游戏中,有许多是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展开的。而在传统的分组、分队过程中,幼儿们大多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伙伴,很少经历“寻找新朋友”的过程。但在开展“混龄游戏”时,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小朋友十分多样,有比自己年龄小的,有比自己年龄大的,有与自己同班的,也有与自己不同班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们尝试与其他没有接触过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引导幼儿们通过自主组织语言来认识新的朋友,并与那些和自己聊得来的新朋友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环境中,新朋友之间的关系能够被拉进地更快,幼儿的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在户外游戏“我是小蜗牛”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在“混龄”环境中练习钻爬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在户外设置不同的钻爬器械:透光的隧道、半透光的隧道以及不透光的隧道。其次,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起来,并请幼儿们自由结伴通过隧道。在往常的“我是小蜗牛”游戏中,小班的幼儿往往只敢通过透光的隧道,中班的幼儿大部分敢于通过半透光的隧道,而大班的幼儿则需要在教师的鼓励下才敢于通过不透光的隧道。但在这样的混龄游戏中,小班幼儿看到中班、大班幼儿尝试的“高难度”隧道后,也会产生挑战自己的想法,在与中班、大班结伴后,他们能够获得来自同伴的鼓励。而对于中班或大班的高年级幼儿而言,在不断提升自身钻爬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鼓励弟弟妹妹们的能力,获得交往能力的提升。
        二、鼓励交流沟通,促进思维发展
        幼儿教育中,教师经常可以遇到一些能够产生许多奇思妙想的幼儿。把握幼儿性格、能力飞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思维引导,将有助于幼儿提升自身思考能力,学会从更多角度去看待世界,利用更多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游戏趣味性的体现,更应当重视起游戏过程能够带给幼儿的思维启发。

因为游戏能够使得幼儿之间的氛围得到活跃,在这一氛围中,幼儿的思维也会比较活跃。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设计游戏内容与形式,就能够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混龄游戏”中,这样的启发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值得教师进行研究。
        例如,在开展“碰碰球”游戏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混龄游戏”这一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组织起来,再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要求两人一组。而后,每组分发两个小皮球,一名幼儿一个。两名幼儿面对面间隔2m站立后蹲下,各自推出自己手中的球。若两球相撞,则计一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们会对“如何让两球相撞”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与交流。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时的角度、方式都可能不同,当与不同年龄的伙伴进行探讨时,幼儿能够获得更多启发,找到更多方法,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巧妙分工合作,形成团结意识
        由于生活经历、学习经验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素养上都会有所差别。小班幼儿可能在动手、思考能力上比较不足,大班幼儿则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学习所以大多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但在一些要求灵敏性的任务中,小班幼儿往往能够比大班幼儿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在开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引导幼儿关注个体之间的不同这一角度出发设计混龄游戏。通过需要分工协作的游戏形式来锻炼不同阶段幼儿的能力,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信心与快乐。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大班:中班:小班=1:1:1”的比例来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中都有具备各样能力的组员。再请幼儿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发挥各自才能,为小组做出贡献,提升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一起推轮胎”的户外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幼儿按照“大班:中班:小班=1:1:1”的比例进行分组,再要求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钻过隧道取网-为轮胎套上网子-推动轮胎到终点”三个连续任务。任务中,幼儿们会发现如果大家都聚集在一个小任务中就会导致时间的浪费,如果身材小巧的小班幼儿负责钻过隧道取网,中班幼儿负责为轮胎套上网子,力气较大的大班幼儿负责推送轮胎,小组的速度就会快许多。如此一来,幼儿们能够发现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也能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提升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从混龄游戏角度出发为幼儿提供更多样的成长平台。混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交际能力提升,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在户外游戏中自行选择伙伴,与伙伴交流沟通;混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在游戏时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混龄游戏能够提升幼儿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在游戏中要帮助幼儿做好分工、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刘洪敏.幼儿园户外游戏中混龄游戏的意义与作用[J].新智慧,2020(35):45-46.
        [2]周莲芝.浅谈混龄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游戏中的作用[J].才智,2019(36):47.
        [3]宋友岚.游戏材料在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中的有效投放[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19(10):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