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黄惠华
[导读] 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黄惠华
        福建漳州市平和县金华小学 363700
        【摘要】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来讲,作为逻辑性教学科目,受学生思维逻辑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这也是当下小学数学面临的重要问题。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就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能力进行培养,以保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具有多样性,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对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选择,以保障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需求的适配性,以此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小学数学 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学科素养以数学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对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当下数学教学中重要科研内容。
        一、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现状
        1.1数学课堂中教师教学现状
        新课程背景下,部分教师难以顺应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模式存在问题。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且教龄较长,此类教师往往以自身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自主性较强,难以顺应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另外对于部分教龄较短的教师来讲,在教学观念转变的情况下,其难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把握,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与预期效果不符。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明显,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此类教学模式,也就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以上均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工作中所体现的问题。
        1.2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受数学教学课堂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难以对逻辑性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且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学生在难以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理解的情况下,难以跟随后续课程教学思路。同时,学生课堂状态较差。小学数学授课模式具有局限性,学生难以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从而学生学习质量难以提升。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2.1顺应课程改革背景 转换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相关性,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就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堂模式进行优化,以保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以此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对三角形开展教学策划时,为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对课堂导入进行优化,以问题思考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选择与三角形性质相同的图片(金字塔、三角形道路标志图、房顶、三明治)进行展示,使学生对图形的形状进行明确,并引导学生进行此类物品的周长与面积等进行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周长与面积的教学中。此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2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力军价值,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逻辑性难以理解,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要不断就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在正方体表面积教学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回顾,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对正方体表面积进行计算。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或自行思考,或与同学交流,对正方体表面积的求导跃跃欲试。在此课堂氛围下,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思考过程进行描述,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思路进行点播,并带领学生对正方体表面积公式进行推导。长此以往,学生能够自行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2.3创新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小学生自制力较差,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教学。对此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节奏进行把握,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对教学知识点的学习。
        例如,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以上教学途径以优质教学知识点构成课程内容,且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此类课程视频大都简短精悍,但知识体系完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可根据学生习惯,自行就视频进行制作,以此能够保障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使课堂节奏与视频进度更加可控。在此背景下,学生学习状态张弛有度,且视频内容形式多样,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明显优势。
        2.4践行因材施教 落实教学活动的全体性
        受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强人意,此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影响着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群体进行划分,按照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教学内容的策划,以保障各层级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需要对班级全体学生负责,从而落实教学活动的全体性。
        例如,在对图形的旋转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强,通过教师的点播能够快速掌握重点,但部分学生难以对图形的旋转要点进行把握。基于此教师要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思维强化训练,同时继续对图像旋转要点进行教学,通过不断的教学互动、交流沟通,使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并对其学习过程与进步进行适当鼓励,进而落实教学活动的全体参与,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束语
        传统教育以被动式学习为主,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以此加强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由此实现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队伍要不断就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此为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霞.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26-227.
[2]毛建兴.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88-289.
[3]吴明平.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32):93-9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