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黄峥
[导读] 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定在成绩上
        黄峥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 四川内江641000
        摘要: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定在成绩上,所以出现了给学生灌输知识,给学生变着花样地“加料”“加时”的情况,也不管学生是否能消化,能理解、有承受。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等着教师来“喂”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大大下降,自觉学习的意识也荡然无存,更别说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和能力的提升了。作为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新时代的素质教育下,围绕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呢?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许多初中采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使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产生了不良的后果。这一现象值得教师予以认真思考,他们应当着眼于分析和改进课堂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课堂教学规范框架设计工作,需要教师基于数学理论研究和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渴望,从而探索符合学生个性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不活跃
        当今课堂气氛是中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消极,甚至有些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当然提高教学效果也很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缺乏积极的课堂教学;形成竞争学习风格的困难;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难以为课堂学习创造总体环境。第二,由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内容枯燥,所以会致使学习兴趣不足,这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并且没有积极投入到教学中。第三,学生的知识和接受程度有限,教师的课程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学习不能立即跟上老师的学习过程,很快就会失去自信,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讲话,导致课堂气氛严峻。
        (二)学生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学生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非常普遍的,学习数学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数学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中学生往往由于过分自信和对新知识的盲目追求,导致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这种快速学习方式在短期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从长远来看无疑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将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摒弃这一错误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状态变化,避免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知识点投入过多的精力。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最终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习惯,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

如果你没有实用、省时、省力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你的学习就有两种。因此,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考虑养成良好的习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第一,让学生们听。在教学中,学生必须认真倾听,而不是老师的每一个视线,每一个字,每一个板的讯息,才能把握知识的核心,实现学习的效率。第二:高效地完成练习和任务。无论现在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学生都必须按时高效地完成作业,及早发现作业中未出现的问题,并在妨碍学习之前提出问题。当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对待任务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保证。
        (二)证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因此,在小学数学改革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十分重要。在中小学数学中,许多术语对于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广泛知识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为了提高中小学数学水平,学生必须促进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高度优先重视信息技术,通过新技术提高学生的认识,创造更好地加强教师互动和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的数学环境。
        (3)探索团队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实施团队合作教育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团队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们在共同开始上课之前,应该仔细规划,以确保课堂秩序。为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应该通过集中关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效率来处理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和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努力,相应地交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作为社区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说好话、专心致志、倾听。从教学阶段对培训材料进行分级分类,以确保提高教学效果。
        (四)作业布置多样化,评价更丰富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作业主要用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新课程要求作业具备检查功能,还要深化与提高,发挥其体验与发展功能。因此,教法改革与创新时,必须要考虑到作业的作用。作业形式可有探究题、解答题、做一做等多样化模式。评价时,可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及自评等各种模式。教师评改作业时不能只是简单勾勾叉叉,必须要重视学生解题中体现的思维,尽可能采用鼓励性评语,不但能够保护学生自尊心,还可知晓不足。
结束语
        总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也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所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但关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学习,也关系着学生对物理、化学的有效学习。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创新,提升,还要对学生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命军.探究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2018(36):60.
[2]王超.浅析初中数学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J].读写算,2018(36):219.
[3]杜占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33.
[4]张建兰.合理运用数学史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8(35):39.
[5]王乐.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1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