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玉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金华小学分校 37361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对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问题探究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与提升,通过提问能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提问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吸引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实现双向的良性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教学的有效应用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教学;应用
针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其具有抽象、逻辑性强特点,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多加思考与探究,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与正确理解。提问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实际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的设置数学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就可以实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思考、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运用问题进行课堂导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就等同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良好的课堂导入应用十分有必要。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的专注力是较为短暂的,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如果教师可以采取教学手段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可以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而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小学生好奇心理强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再结合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合理地设置问题悬念,以悬念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下一步的探知欲望。通过多层次的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逐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的听教师对新知识点的讲解,并在问题引导下,积极性思考与探究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以及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课时时,由于前期学习中,学生们只是对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一个图形上的区分与认识,对他们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完全掌握,此时,教师在正式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巧妙的设置多个导入问题,如:“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该如何计算得出?”“正方形周长计算方式与长方形周长计算方式是否相同?等,教师先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图形,然后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认真听讲,寻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此问题的吸引性,学生们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紧跟教师教学节奏,探究问题答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心理需求,再结合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科学设置,所设置的问题,既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有效激发,在学生解题认知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又必须要具备一定吸引力与趣味性,可以引导与吸引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积极主动地想要探索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一步一步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在趣味性互动问题情境中,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经济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名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数学“小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如何将10、100、1000数字加一笔让三个数与1相等?”由于学生们对小数知识还不了解,觉得很难,根本不可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小数”数学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然后,在学习完小数知识后,再让学生解答刚才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学生既解决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兼顾全体学生发展
由于每一位小学生数学基础、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数学成绩也高低不同,在进行数学问题的提问时,可能有一些学生对问题回答不上来,不愿意积极的参与到问题教学中。因此,教师在问题提问时,不能只是提问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也不能只是针对学习差的学生,进行惩罚式提问,造成差生对于提问产生恐惧心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必须要充分理解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性,在数学问题设置时,要把控好问题的难度,注意难度的合理分配。首先,教师必须先准确摸清学生的学习真实水平,明白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进行问题的设置上要难易结合,简单的问题,要鼓励差生进行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让学习好的尝试思考解答,实现自我的突破,要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同学都能感受到被重视、被肯定,这样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提问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小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探究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对提问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提问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勤动脑多思考,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鞠双临.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5):183-184.
[2]魏珍珍.多维分析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20(99):74-75.
[3]顾李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66.
[4]芦池.打造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61.
[5]袁丹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9(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