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良
重庆市武隆区浩口苗族仡佬族乡中心小学校,重庆 400000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非常关键,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关爱学生、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兴趣 互动 实践 体验 赞美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换回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莫过于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了。”《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数学课堂中应当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动脑、主动答问、主动探索、相互交流。
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对数学学习感觉枯燥乏味,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于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进的教学软件可以给数学课堂注入活力、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是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计算机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接触培养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
学生因数学学习基础薄弱,主动学习的能力差,坚持听课的时间周期短,喜欢搞小动作或说话或睡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让学生激情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没有阅读也就不会有疑问。重视课堂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重视课堂阅读,学生才会有发现,有疑问。老师适时的点拔与补充,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讲到重点的概念、定理、性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齐读,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分组读、轮读、站起来读,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让那些将要走神的或将睡觉的学生打起精神来,同时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让他们大声朗读,读完继续讲课,大家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留足时间,让学生大胆复述。复述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复述可以强化对新知识的记忆与巩固;复述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复述可以强化理解;复述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行程问题时,通过学生们平时追及和迎面接力赛活动,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完后,让几个学生试着画草图并对着图讲一遍,对讲得好的,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讲对的,立即纠正,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些没有认真听讲的,因为怕叫到自己,这时也会仔细听,听学生讲过几遍后,基本上也能掌握了。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赞美,让学生沐浴在快乐的数学课堂里?
赞美、表扬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赞美、表扬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赞美、表扬是师爱,是一种发现,我们要努力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赞美和表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丁点进步,都要给他们大大的表扬,帮助他们找回学习数学的自信,树立向上的决心。教师的赞美、表扬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内在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点小小的鼓励,就能像神奇的魔术棒一般点石成金,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教师的赞美、表扬,能让低头走路的孩子自信地抬起头来,充满信心走向成功。
课堂上孩子们总是怕抽问,我常常鼓励孩子们说,答错了都有进步,因为老师会帮助你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孩子能大胆举手答问了,及时表扬孩子的勇气。这样能促使他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整齐的大声朗读,往往会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是最棒的,朝气蓬勃,想必本堂课表现会很出色;对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也会表扬,举起手来,战胜自己,成功了一半,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会有很多同学涌跃举手抢答,如果答对了或答对了一部分,就立即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同学们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学习的快乐。
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我们不难发现,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课堂活动既不反抗,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容易被老师“遗忘”的学生。一次我发现一个孩子在记笔记时跟不上节奏,于是我放慢教学节奏,等他记完后再请他复述所记的内容,表扬他书写规范,听课认真。在第二次课上,他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与我交流。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启示,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我能行”、“我会成功”、“我是最棒的”。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激励的话语,赞美的眼神,鼓励的手势,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活力。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因为他们的成功就蕴藏在我们的赞美之中。
四、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亲近数学体验数学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要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五、用心评价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观注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切切地活起来。
学生每次的作业我不但全批全改,同时要对学生作业情况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在作业本上用心写上评语。例如:“真聪明,继续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笔记写得真好,好习惯,你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同学!”“坚持努力,你一定是最棒的!”“真棒!”“你的书写真漂亮!”诸如此类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师爱。坚持下去,渐渐地学生喜欢了老师,慢慢地喜欢上老师所教的课程。
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就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阵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开展教学活动,使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让学生的思想紧随课堂,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不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学习激情在课堂上飞扬!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谢永光主编《爱的教育》[M],开明出版社,2007ISBN 978-7-80205-386-1
[2]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ISBN:978754073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