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宝丽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第二小学 164100
摘要:小学生有着独特的特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对其心理变化进行细致地研究,掌握其心理特征,并在设置教学环节中下意识地运用一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心理效应开展授课,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几点心理效应,并未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效应;教学策略
引言:心理学是一门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极大帮助的学科,很多心理效应都会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得到体现,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心理知识,探索学生的心理,走进其内心世界,把握教育契机,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注重马太效应,培养学习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发现马太效应:学生受到越多的表扬,越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进而获得更多的表扬;而部分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不能达到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如果缺少教师的鼓励,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马太效应”对自己的影响,正视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不同产生的差异,不能产生偏爱心理,导致教学上的失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1]。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教师自然要对其进行表扬,引导其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而面对不能流利表达解题思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用充满微笑的鼓励,引导其减小回答问题时的忐忑和恐惧心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与肯定个鼓励,使其处于积极、正面的数学课堂中年,就会实现马太效应的正面影响,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减少班级数学水平的差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增减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增减效应,可以看出学生会更加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不喜欢自己的人和不感兴趣的是,往往也不会产生正面情绪。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授课方法和态度,充分展示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并将数学的趣味性与生活性展现出来,以此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小学生来说,新颖的情境能否有效激发其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本课知识的接受程度。此外,在布置习题时,教师要注意利用增减效应,不值得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变化性,同时引导学生在遇到陌生的题目时,根据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题目找到两者的相似点,寻找解题关键点,找到一定的思路,从而帮助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三、发挥门坎效应,制定教学目标
门坎效应效应表明,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一定的要求,为了避免给别人产生前后不一致的想法,就很容易接受后面更大的要求,如此下来,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门坎效应,学生与数学知识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3]。面对设计较多知识点、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和接受能力处理教学环节,将复杂题目的解题过程分解为承层递进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努力,就可以实现从浅入深的学习,每当解决一个小问题,教师要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其感受到解题的快乐,每当完成一个小问题,就等同于买过第一个门坎,进而面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可以快速解出题目的答案。
四、利用完形压强效应,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上的完形压强效应,是指学生面对不完全的内容,容易产生急于改变这种情况,使其变得完全的欲望,从而积极地探索相关知识。根据完形压强效应,教师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做到时刻完全细致地讲授,要注意留出开展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常会“产生疑问”,在班级里请教一定的内容,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动脑,尽力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提出问题询问答案的过程中,教师会延长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其有充分的时间理清思路,在其做出回答后,也不要立刻指出其中的不足,要留下一定时间引导其积极思考,及时完善自己的思路。这样的课堂,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很多心理效应,教师应该及时注意到这些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出如何合理借助心理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效应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解决难题的信心,在数学领域得到自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明喜.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4):66-70.
[2]曹培英.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74-79.
[3]田欢.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164-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