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爱丽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530599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为有效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合理应用微课教学策略,建构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微课教学
引言: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过程中,需遵循小学生心智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数学教学引导,保证教学趣味性与生活性,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基于微课教学模式,逐渐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小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中微课教学原则
(一)肯定学生主体性
在对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时,教师需转变数学教学理念,肯定突出小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合理应用微课教学视频,契合实际学情,保证小学生在微课辅助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逐渐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小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具有自主思想,教师应当遵循民主教育理念,建构师生平等的公共关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条件,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二)把握教学完整性
微课教学时,为有效培养并提升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水平,教师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把握教学的完整性,即在微课教学拓展延伸时,应当始终围绕教材课本与实际学情,不可超出学生思维认知,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阻碍,影响到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教师通过对教学完整性灵活把握,挖掘更多的教学切入口,设定趣味性微课视频,为小学生建构高效数学课堂,实现微课视频教学预期效果[1]。
二、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路径探析
(一)积极备课,制作高效微课视频
小学数学进行授课前,教师必须进行积极严谨的备课,围绕学情与教学目标,编制适宜的教学方案,以保证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在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时,教师可灵活应用微课教学策略,制作高效微课视频,突出微课教学视频的系列性、趣味性、针对性,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发散启蒙,逐渐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时,教师为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优势,应当积极备课,制作高效微课视频,以保证后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鉴于该节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与特殊性,教师制作微课引导视频时,应当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筛选素材,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教学知识映射到生活事物当中,调动小学生的生活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重新认知生活事物,以达到微课视频教学目标,确保小学生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内容学习质量。教师进行微课视频制作时,应当契合小学生逻辑思维,利用CAD制图软件,对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行还原,并将制作图片、素材合理融入到PPT课件中,形成精简的微课教学视频,以辅助小学生进行逻辑思考。
(二)灵活授课,启发学生逻辑思维
教师课堂授课阶段,应当突出小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数学学习差异性,遵循小学生数学思维认知规律,保证授课的灵活性,以保证对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启发。部分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秉持传统的教学认知理念,呆板僵化的执行教案,没有基于实际课堂授课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使得微课视频授课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实现预期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审视课堂的教学现状,灵活控制教学进度与方式,合理挖掘出微课教学优势,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建构融洽的师生公共关系,及时解决学生的数学学习困惑,对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进行启发。
例如,人教版《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时,为有效启发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教师需灵活授课,围绕学情合理开展微课视频讲解,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进行学习掌握,保证学生对相关数学内容的学习质量与效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可一味求快,进而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为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与效果,教师可基于微课视频建构智慧课堂,为学生推送合适的学习内容,契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引导启发,逐渐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2]。如学生进行异分母加减计算时,由于对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能准确求知,使得学生进行分母通分时出现计算错误。为此,教师可基于微课视频,设定简单的异分母计算习题,将分母的大小限定在10以下,使得学生在练习思考中,逐渐掌握分母通分的运算技巧,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有力帮助。
(三)随堂练习,巩固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需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进行启发,同时需要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进行巩固,夯实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铺垫基石。在巩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时,教师可合理应用微课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开展随堂练习,以保证学生数学内容学习的有效性。
为体现出随堂练习教学的价值,教师设定随堂练习题时,应当突出数学习题的针对性和扩展性,使得学生在随堂练习过程中,基于微课视频辅助,对特定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思考,有效巩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在微课视频的学习资源引导下,可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挖掘小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实现逻辑思维培养教育目标。
例如,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时,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产生了基本认知,并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但由于缺乏习题练习,使得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停留于空想层面,无法促使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思考。为促使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教师可围绕微课教学方案,设定针对性随堂练习,驱动小学生完成习题练习,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巩固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四)微课总结,升华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生思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合理的启发与引导,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升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启蒙小学生数学科学态度与数学思想,教师需开展课堂总结。传统课堂总结活动进行时,主要由教师进行书面引导,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完成对课堂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对传统课堂总结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可知,该种教学方式缺乏可视性,无法为学生建构清晰直观的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一定压力。
为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的,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开展课堂总结教学创新时,可尝试应用微课视频,为小学生建构可视化的数学知识思维导图,促使小学生对数学新知识进行深入思索,明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有效升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数学逻辑思维培养中微课教学的应用路径,从多个领域入手,解析微课教学方案的现实应用效果,阐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必要性,与微课教学模式建构可行性。未来,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建构多元化教学方案,以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维彩.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71.
[2]董陈萍.谈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