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华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226000
[内容摘要]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成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要上好一堂课就应该有鼓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技巧,而激励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艺术,它的方法是多样的。经常采用多种激励手段,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其效果是明显的。
[关键词] 激励、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制订,把学生的需求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称作“诱因”,即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它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对象(如做好一道题),也可以是精神对象(如教师的表扬等)。目标对人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行为的功能。
在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自主制定目标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了解、启发、引导上。学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具体的帮助指导后,又自己来制订个人进步目标,交给教师过目,教师提出修改或调整的意见。这样,师生在磋商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目标的内容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进行信系反馈,使学生随时知道自己进步的状况。当学生有了成绩时,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对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导改进。这样做极有利于学生目标的实现、产生持续的激发力量。
二、教法激励
所谓教学艺术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敏感而强烈,或是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或是因解决了某一重点难题而释然愉悦,或是为有了新发现而惊奇、欣喜,或是为领悟到知识内蕴的情理而激动自豪……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设计、创造教学艺术呢?以下几种方法常用的。
1、“风趣幽默”的语言
前苏联教学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诙谐幽默的语言具有神奇的诱惑力,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心智,激发兴趣的作用。“幽默产生的时刻也正是人的情绪处于坦然开放的时刻”。每当教师们开怀大笑之后,常常会感到精神振奋,课堂教学气氛往往随之达到高潮。
如一堂“解三角形”的课,教师作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接近敌阵而量敌我之距。”学生肃然,教师接着说“我的‘法宝’是正弦,余弦定理,我的‘法’是数学方法。”学生大笑,这时,教师将几道解三角形的习题配上有趣的测量内容让学生计算,学生做得很来劲,情绪高涨。
2、“逼人期待”的悬念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如介绍“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所有项的和”之前,教师以一道古代题为先导:“一根竹竿长1尺,折半后 尺,再折半后 尺, 如此无限下去,把每次得到的所有竹竿相加,即1+ + …… ”请问,总和是多少?一时全班雅雀无声,都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教师,似乎在问,这个无限的问题,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去解决呢?
3、“生动恰当”的比喻
教师经常灵活运用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妙比喻,将内容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理为趣,达到启智开卷,形成教学高潮,达到激励的目的。
如:二次根式化简的教学,为了根治学生解题时易犯 错误,教师要求学生解题时用绝对值保护来过渡,即 ,并告诉学生:“要化简 ,先让a从‘屋子’(根号 )里走到‘院子’(绝对值| |)里,至于如何走出‘院子’要看a的“体质”(正,负或0),体质健壮( )的直接出去,体质虚弱( )必须载上一条‘围巾’(负号),以防感冒。
”,学生大笑,并在笑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内涵。
4、改进教法,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新课程中启用了新教材,而新教材和老教材又有较大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就不断的改进教法,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1)、新、旧教材的比较。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新教材中增加了线性规划,删去了坐标变换、参数方程、极坐标及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等内容,还增加了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
2)、解几这章的教学要求比较难于把握,主要是不容易掌握例题、习题的教学深度。由于高考试卷中区分度较大的试题都涉及本章内容,所以给教学带来较大的压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于必修内容,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给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不能盲目地将平时教学与高考挂钩,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材内容在整个高中教学中的地位,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三种圆锥曲线方程的推导的教学可按其顺序设计三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对于椭圆的标准方程,由于学生已有了求曲线的方程的初步技能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导出。对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就不需要教师做任何指导,学生可自己解决。对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可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抛物线的定义后,先由学生说出定点F可在直线 的左方、右方、上方、下方四种情形,而如何选择坐标系,定点到直线的距离设为常数p还是2p,这些可由学生自由去选择。
3)、选择数学开放性问题作为研究性课题
数学开放性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数学问题。有利于为学生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激励
1、发扬教学民主作风
在课堂上,教师经常出一些例题让学生想出多种解法,这样一题多解不但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去克服思想单一的缺点。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向量时,教师出了这些题。已知为非零向量,且|+|=|-|,求证:⊥。学生通过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后,归纳出以下三种解法:
思路1、运用向量的加法、减法法则。
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由条件知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长相等知该四边形为矩形,因此⊥。
思路2、运用向量运算性质
根据向量运算性质2=||2.将题设两边平方得=从而推得⊥。
思路3、运用向量坐标运算
设=(x1,y1), =(x2,y2)代入已知等式可得x1x2+y1y2=0即=。从而推得⊥。
当然除了一题多解外,教师还采用“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和学生平等相待,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中客观存在的人际关系,制约着师生的情感行为,影响着课堂气氛。教师就努力地去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平时经常下班级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并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可敬又可亲,使他们喜欢教师,从而喜欢上教师的课,此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同时提倡教学相长,师生互相学习,把自己融化于学生集体之中,这样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良师益友,增强师生心理相容性,营造和谐氛围。
3、课堂上及时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使提问激起的是学生真正的智力紧张,而不是担心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担心回答错误遭到教师的指责等引起的焦虑。在学生发表见解后,若是正确的,教师就及时给予表扬,若其见解的内容中找不到任何可以肯定的东西,就从其考虑问题的思想上、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或者学习态度上给予引导。这样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心理相容,维持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余学琼.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115.
[2]王晓东.阐述激励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51):122-123.
[3]陈海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4(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