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丽
益阳市大通湖河坝镇农乐完小 湖南益阳 413207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步伐逐步加快,同时使得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新课程标准改革逐步深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特别是计算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计算能力是数学综合素养的体现之一,如何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文章就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总结出符合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思考
引言
计算的培养是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教与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科学审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反而以粗心、马虎为由肤浅地掩盖了学生数学计算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立足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从兴趣、习惯、技巧等方面探究小学数学计算的培养,成为践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
1计算在数学中的重要程度
计算在数学中处处都存在,基本上很多数学内容都和计算有关联,比如说空间图形、统计概率这也和计算息息相关。并且计算能力也是人们必备的能力之一,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计算也是一种探索性的技能,可以用来探索和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性问题,人们有很多行为选择和行动计划,都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之后得出的。所以说,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单单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书面成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2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2.1粗心大意导致写错、抄错
在教学中,小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计算过程中搞错符号,比如将加法看成减法,将一些相近的数字抄错写错。特别是数字“6”和数字“8”,在小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常常出现抄错的现象,本来题目是386+299,结果列竖式进行计算时抄成了388+299或者266+299,如果原始数据都抄错了,怎么可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再比如计算过程中,把加法看成减法,把除数看成被除数。以上这些都是小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粗心大意而犯的典型错误,审题不仔细导致计算时出错,这样的学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回头检查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有这样的习惯,那么类似于以上这些由于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是很容易就会避免的。
2.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课堂计算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内容,看重课本中的计算例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解计算题目,缺乏与生活的必要联系。数学计算其实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内容,而且数学课本中的很多例子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应该注重生活情境的运用,这样不仅会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而且会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2.3忽视学生课堂练习
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但是很多教师偏爱题海战术,认为只要学生做得多,就一定可以学会相关内容,所以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虽然会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虽然课后练习很重要,但是课堂上的练习更加重要,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堂上分配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一步一步地进行指导,注重他们出现的细节问题,总结学生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算理,不断摸索总结算法,提升计算能力。
3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3.1采用情境教学法并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如何才能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这个概念,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教师通过生活中熟知的例子和事情,让学生能够容易进入情境当中,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比如买书、买玩具、打游戏等一些简单的情境,由于学生对此有兴趣,才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3.2巧妙设置练习并在积累中强化学生计算技巧
不少教师通常将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归结为题海积累,在教学中不断通过增加数学练习题数量的形式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巧妙设置练习,在积累中强化学生计算技巧,成为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必然选择。一是在练习题设置中要把握量的控制、注重典型练习题的精讲精练,既要注重基础性练习题的设置,又要注重提高型题目的设置,在练习题设置中注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掌握学情,依据分层教学巧设练习,分层次地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三是要在练习题设置中注重学生计算技巧的积累,通过计算技巧的积累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3.3掌握计算法则并提升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的核心就是计算法则,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计算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规律,并加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我们在数学计算过程中主要运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算理,另一种是算法。算理就是数学计算规律,算法就是实际的操作方法;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升华。学生在理解数学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对规律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计算的前期都是运用算理,这样他们才可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算法,这样才可以简化学生的计算过程,大大提升学生计算的正确度和计算的效率。
3.4利用趣味性图片并强化推导和计算
小学生具有贪玩、好奇的天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完成计算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提升学习能力。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思考问题,不断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做铺垫。技巧性口诀是小学生常用的学习手段,也是提升理解能力的重要法门。为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借助“口诀”,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推导计算。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制作有趣的小图片,并在图片上编写口诀:“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先括号”。通过展示一幅幅学生喜爱的图片画面,逐步打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理解混合运算的内涵,从根本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交流和讨论后,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如“(9-8)×7+4÷2=?”的习题,锤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在回忆和梳理口诀的同时,深入研究题干内容,从而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认真完成计算过程。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结语
计算作为小学阶段数学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作为重点来对待。新形势下提高小学生计算一方面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对学生将数学应用到实际,数学联系生活的水平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就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够对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文俊.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2]侯恩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探讨[J].吉林教育,2016(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