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仙
长春市朝阳区慧达小学 130061
摘要:根据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师应该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一项目标。高效课堂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于知识的传输质量,而是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学习效率。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其所接触的数学知识难度也有所增加,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将更多新理念与新方法切实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
前言:学生在低、中年级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认知,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这就使得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其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与探究,挑战更具难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精神被激发出来。因此,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当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以预习环节完成课堂导学
预习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体系的起点,对后续教学的效果能够形成重要的影响。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教师可以将预习环节作为进行课堂导学的方式,也就是使学生在预习中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形成基本的认知,有效分配学习精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有效抓住学习的侧重点[1]。例如,教师讲解到“分数乘法”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已经掌握的乘法知识,尝试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在预习学案中,教师可以设计几道练习题:×=()、×=(),以及2道设计分数乘法计算的应用题。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仔细检查学生的学案,分析学生通过预习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确定教学的侧重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针对性,使得课堂教学时间能够被有效利用。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知识。如果教师一味通过口述讲解的方式,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课程知识。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尝试以课程内容为中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角度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锻炼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讲解到“统计与概率”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概率知识,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抽奖活动。由教师准备一个纸箱,作为抽奖箱,在里面放入20个红球和10个黄球,并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抽奖,抽中黄球即为中奖,学生通过进行实践与思考,尝试计算“中奖”的概率。
另外,当学生通过参与情境活动掌握了基本的概率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其尝试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到概率知识,比如,掷骰子、买彩票、学生比较喜欢的抽盲盒等。通过创设直观化情境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数学的世界当中,使其在思维层面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组织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
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生本理念。如果无法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也就无法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能力[2]。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将更多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留给学生,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其根据自己之前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发生思维的互相启发,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讲解到“圆锥的体积”这个部分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组别划分,并布置探究任务“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将圆柱的体积作为切入点,分析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在体积方面存在哪些区别,并进行具体分析;有的学生列出影响圆锥体积的因素,并在其中建立数学联系,比如,底面半径、高等。学生在组内进行发言与讨论的过程能够促进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每个小组合作学习完毕,由教师进行点拨与总结。
四、以课后练习促进学生反思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小学高年级教师应该重视在课后练习环节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能够强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带领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3]。例如,教师讲解到“统计”这个部分时,可以先回顾之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并设计综合性探究问题,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统计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将其表示在统计图当中,并与平均身高进行对比,从而计算身高达标率;第二个小组统计近一个星期改地区早晚的平均气温,同样用合适的形式表示出来。第一组学生应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升高,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达标率,而第二组学生应该用到折线统计图表示气温统计结果。根据这个学习任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应该具体分析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基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以预习环节完成课堂导学;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组织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以课后练习促进学生反思。通过本文对如何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永飞.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05-106.
[2]韦丽竹.核心素养背景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103.
[3]邓霞.浅谈如何营造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3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