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霞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 山西运城 043100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一项重任。其中,小学数学涉及各类数的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同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单位换算等一系列内容,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拓展数学思维、灵活运用相关技能、促进智力发展变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导言
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十分基础而又非常重要:一方面,数学具有生活性,许多数学知识都是由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生活气息浓烈;另一方面,数学具有实践性,数学的应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偏离课改要求。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的,通过科学化的教学课堂的设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创设课堂区域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课堂的实际需求,降低教学焦虑;第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新课改环境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现有情况下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却只是浮于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教学的实践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还有很多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比如题海战术等,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手段,不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大大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的理解
在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有效性地范式也不尽相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来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并提升学生数学兴趣,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的整体能力。其有效性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从教学目的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师通过设计生动化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在学习中锻炼意志,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从教学过程来说,注重学与教科学化的统一,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教学结果来看,每个人接受能力看,不应结果为导向,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则是要求最大化提升学生潜能的发挥。
4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多元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包含多种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根据教师任职年限与工作经验的不同,可将其分成实习类、骨干型、即将退休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与传授度、课堂掌控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教师们可结合自身优势与劣势,在学校的指导、安排下,结成“1帮1”“传帮带”教学互助小组,通过彼此间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不同形式,取长补短,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共同探索高品质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授课有效性。
4.2课堂温故知新
数学学科重视知识的逻辑体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有效地提问,及时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以学知识点,这也有助于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一内容时,以学生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为引导,教师可在黑板上先画一个长方形,再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对学生提问:“有哪位同学可以快速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然后引导学生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进一步得出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随后,再画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得到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结论,再进一步延伸到多边形内角和的算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需有效联结旧知识和新知识,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3高效利用生活化数学素材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厌倦。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展开思考。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一些生活实例,如:(1)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运来一批橡皮擦,卖出356个,剩下228个。文具店总共运来多少个橡皮擦?(2)妈妈买了15朵鲜花,每3朵鲜花插一个花瓶,总共可以插几个花瓶?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过的三角形图案,例如桥梁、金字塔、积木等,再学习三角形的边、角、顶点、高、底、稳定性等内容。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可通过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窗花、地标等图案或自行剪纸,帮助学生学习对称轴、图形的平移,补全图形等内容。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建构并掌握知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归纳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解答不同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例如,在教授加法运算定律时,可设置如下小问题:问题1:张叔叔准备和小伙伴骑车游玩三天,第一天上午骑了43千米,下午骑了55千米,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呢?同学们可能采用不同计算方式得出同样的结论,即43+55=98(千米)或55+43=98(千米)。在该计算过程中,帮助学生探究加法交换律。问题2:张叔叔骑车过程中,第一天骑了98千米,第二天骑了92千米,第三天骑了88千米,这三天总共骑了多少千米?同样地,同学们可能采用差异化的计算方式得出相同答案,即(98+92)+88=278(千米)或98+(92+88)=278(千米)。为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个数相加过程中,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正确理解加法结合律。
5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主要有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三种。教师运用好这些方法的基础是,对于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只有深入分析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学知识,教师才能为每一个数学知识设计最合适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金存.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5.
[2]林清富.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N].发展导报,2018-10-23(017).
[3]裴惠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讨[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53-658.
[4]缪碧清.以学定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