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袁应现
[导读] 高中教学作为影响国家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袁应现
        望谟县实验高中  贵州省黔西南州  552300
        摘 要:高中教学作为影响国家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学科是高中教学的基本组成内容,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重要价值,对高中教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下,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现阶段各教学机构必须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是现代老师教学的一个难题。这就需要老师们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合理的使用现代化教育工具,给学生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
1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对我国的教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可以通过下面两个例举表现出来:高中生刚刚从初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事物以及新的环境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科的乐趣,愿意主动学习物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是推动高中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中物理学科较为枯燥,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要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因为,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前所接受到的教育方式都不同于高中,高中学习更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前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但是只有学生对该学科有兴趣,学生才会自主学习,相反的,如果学生对物理学科没有兴趣,那么学生会对该门课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严重阻碍高中物理教学的进步。
2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索
2.1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之一的关注学生发展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知识的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由此可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教学主导地位的问题,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认识到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提高的帮助作用。之后,教师应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对知识进行直观的探索,学生对知识亲自学习与探索,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和扎实的记忆。

将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可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掌握状况可以直接的反馈给教师,教师能够及时的在课堂中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动能与势能》课堂教学中,势能的定义为物体由于具有做功的形势而具备的能,动能定义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由势能的定义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以及具备能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再通过对动能的定义引导学生对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换进行探索,如在某一高度的一个小铁球具备重力势能但不具备动能,在小铁球逐渐掉落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直至落到地面静止小铁球的重力势能与动力势能都为零。在小铁球的掉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换成动能。总而言之,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
2.2丰富物理课堂教学方式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复杂且琐碎,长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物理教学课堂产生乏味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的途径进行改善解决。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探究式学习、角色转换式、游戏式、实验式等丰富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物理课堂教学变动生动有趣,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如在高中物理选修 3-2《电磁感应》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教学方式对学生展示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产生的视频动画演示,使学生对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进行了解,并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步骤取得了解,之后教师可在教学中安排实验环节,使学生动手操作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体验,并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进行探索,使学生得出磁可以转换为电的结论,在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使学生对电能否转换为磁进行大胆的猜测,并要求学生在课下对这一猜测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验证其是否成立,便于《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守恒》课堂教学的开展。运用多媒体教学与实验式教学方式,可极大的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角色转换式课堂方式,由学生作为教师进行摩擦力方面知识的讲解,教师作为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向“教师”问问题,通过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对摩擦力的产生、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等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记忆。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措施,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与乐趣,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结束语
        物理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至关重要了,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物理学习环境,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创新,这样,物理的学习才不会枯燥乏味,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广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物理的兴趣[J].课程研究,2013.
[2]王勇,王太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