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莉
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 ?626100
摘要:对国家和社会来讲,青少年是关键所在,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今后整个国家的素质高低。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该阶段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其思想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究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爱国主义;渗透
引言
爱国主义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国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当前,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印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提供了重要遵循”,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深远意义。中职思想政治课,应自觉遵循和贯彻纲要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一、目前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长期以来面临着学生和教师都认为“鸡肋”的尴尬处境。学生对于纯理论教学大多抱有厌烦情绪,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上缺乏生气与活力。同时由于中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绩的反馈缺乏重视,导致学生产生了“可学可不学”的散漫心理。这充分表明,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缺乏新意,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二)缺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很多中职学生往往会根据社会上的热门行业来选择专业。大部分中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占比也比较重视,而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只有思政课和语文课等基础课程。并且,当前中职院校很多教师在开展思政课和语文课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被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会失去其原本的含义。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
第一,相对于语文、数学课程而言,部分中职院校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升学考试的必修课,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无法充分显示。第二,中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基础都比较薄弱,为了防止学生辍学、提高升学率,中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校本基础文化课程教学很少能够得到有效的重视,尤其是以纯理论灌输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二、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学的渗透
(一)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
深度研读教材思想政治课程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在道德方面有所阐述外,还包括了法治的内容,并且教材中处处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要想更好地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仔细剖析每个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重视教学的实践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表述情感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爱国主义精神。
(二)通过教材深挖爱国情感
在对思想政治教学加以重视的时候,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对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把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充分向学生展示,以便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有效地融合学生的思想价值、情感价值等,借此实现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提高。纵观以往的教学活动,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不能充分地了解教材的内容知识,其实自身对一些大道理也能明白,但是却不知道自身如何进行思想行为。一些学生在吸收相关知识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仅仅通过教材、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取。因此,老师对这些问题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有效措施的应用,深挖教材内容,实现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有效培养。
(三)创设情境体验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情境教学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情”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境”指教学环境。爱国主义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为起点。而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既增强了师生间互动,又为学生创造了思考机会。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优秀影视、音乐作品,或者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与感悟,深化思想认识。
(四)理论结合实际,课内外结合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只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远远不够,还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将学生的满腔爱国热情转化成爱国行动。这种方式既能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又能促使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移至户外,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博物馆、纪念馆及一些景点进行现场观摩,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祖国的秀丽江山,同时学习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
结束语
当代青少年最应该具备的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这不仅和青少年以后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还对国家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中职爱国主义教育来讲,思想政治课堂是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在执教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科学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教材内容深挖细寻,更好地强化引导,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提升和培养,更好地发展学生,确保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郭芸芳.中职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103-104.
[2]张捷树.中职德育课教师政治要强的内涵、意义及其实践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158-161.
[3]唐卫星.思想政治教育对中职生的引领作用[J].商业故事,2018(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