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刘旭鸿
[导读] 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展处在特殊时期,开始从幼稚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是过渡的关键阶段。
        刘旭鸿
        广西北海市第一中学   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展处在特殊时期,开始从幼稚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是过渡的关键阶段。初中生在开展任何一项活动时,都希望能够自主支配行为和思想,他们习惯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物,希望教师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班主任在这一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柔性管理模式适合应用在初中生身上,因此,本文将具体探讨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模式
引言
        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拉进师生关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真正的需求,而且还可使用策略科学的进行引导,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个人价值观也受到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主要探讨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初中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加强沟通了解,营造融洽的管理氛围
        沟通了解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柔性管理策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发生错位,过于注重维护自身威严的教师形象,忽略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疏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师生之间互不了解,存在明显的心理隔阂。缺少沟通作为支撑,班主任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思想动态,当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品质问题时,教师也不能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有一部分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过于强硬,缺乏柔性元素,一味对学生采取强制性管理手段替代有效的沟通,不仅让班级管理工作走入误区、难以顺利开展,也会进一步恶化师生关系、引发学生与班主任对抗的心理,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品质思想向不良极端发展。想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必须先转变思想,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实施柔性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积极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促进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融洽的班级管理氛围,把提升内在涵养从班主任的主观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意愿,真正实现将柔性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实施民主化管理,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会全面负责所有工作,并结合学生的意见直接对班级管理事务做出决定。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导致初中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应是民主平等的,班主任和学生应共同商议决定班级管理事务,从而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班主任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比如,教师应在班级中建立比较健全完善的班干部机制,让学生自主处理班级事务。这种班干部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弱班主任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班主任要全面考虑班干部机制,保证大多数班级事务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处理,提高班级的民主管理效率。
三、适度宽容学生,彰显柔性管理优越性
        柔性管理策略与传统管理策略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宽容特性。宽容是一种有度的大爱,也是一股温柔的力量,可以穿透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初中生在犯错误之后,最害怕的就是受到班主任的批评,心理上最渴望得到的是班主任的谅解和宽容。这是一个关键节点,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机会。对于学生的错误,班主任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处理方式。适度宽容学生,适时拉上一把,就能及时扭转学生不良的思想倾向,反之则很可能导致学生走极端。例如,学生犯错之后,班主任先不要劈头盖脸地训斥学生,但也不代表要姑息学生的错误,而是了解学生的犯错原因,先肯定学生正确的部分,再对错误部分提出恰当的指导意见,以适度的宽容驱动学生的自主改错意识,彰显柔性管理策略实施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优越性。
四、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平等对待学生
        初中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每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之上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学生在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班主任如果单纯地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心,而且会导致部分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制订多元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了解自身的优势,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真正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耐心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避免将个人情感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平等。
结束语
        在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柔性管理的方式被广大老师所接受和使用,实践证明柔性方式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循序渐进引导,可以拉进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最后,希望各位教师在日常应用柔性管理方式时,可以多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管理经验,引领学生逐渐克服不良习惯,变得积极向上,成为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赵晓娜.探讨初中班主任工作“柔性管理”模式[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11):24.
[2]陆亦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0):147-148.
[3]徐玲玲.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