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响伟
东阳市湖溪镇初级中学 322117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便捷、高效、准确、精简等特点,在中学的教学中受到广泛运用。但微课教学在机房教学中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劣势,本文旨在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优劣势分析,为微课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相关的建议与参考,推动微课的进一步推广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一步发挥其价值。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管理;实效性
一、引言
在传统教学中,上课时间长、课堂内容枯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近年来实行的教学改革也在逐渐缓解这些问题。“微课”应多媒体信息技术而生,其在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中所展现出的优势和实际运用的效果为相关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课”以多媒体的形式,丰富地展示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同时以其较小的篇幅和生动的教学形式,有效地解决了内容枯燥等问题,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问题,同时,其形式也决定了这种方式能分层次、有针对地解决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学习。
二、微课的定义和内涵
微课,被定义为一种运用信息技术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这种资源主要是通过碎片化的形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展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相关的学习扩展素材。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它所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微,即从形式上表现为: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媒介,对某一知识点为目标进行讲解阐述。[1]而另一方面,从内涵的角度出发,这种教学方式以流媒体的形式展开,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简短而完整、详细而生动的教学讲解,作为课堂教学任务的辅助,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微课在机房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近年来,“微课”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课堂中运用广泛,通过对其优缺点的分析,可以帮助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为鉴,更好地进行实践运用,辅助教学,其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以下优缺点。
(一)微课在机房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微课作为创新性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较传统以说为主的枯燥而呆板的教学模式,微课应现今信息时代而生,成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意愿,将以往教师主体的课堂转为学生主体,从本质上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思考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
(2)微课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师生关系
微课主要是以比较简短的视频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在视频中也常辅以相关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深入学习、思考,最后回答相关问题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根据后台反馈的答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同时这种形式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学生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微课中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料,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
(3)“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补充课堂内容
微课在内容上常常积聚了老师对于信息技术操作教学中的相关难点、重点或疑点,以及对应问题的相关详细生动的讲解。例如在传统以说为主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在上课时因为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更不上老师节奏等问题,导致课后对相关知识点不理解、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课后仅通过自学很难解决问题。而“微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对相关机房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制作,学生对于课堂上未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在课后也有了弥补的机会。同时对于课堂上的延展内容也可以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微课在机房教学中运用的劣势
(1)盲目套用他人微课内容,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操作微课的内容进行选择或者制作时,未能提前估计和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对于信息技术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盲目套用他人的教学微课,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课中讲解的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不符合,或者难易程度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关于信息技术操作的内容学习,无法发挥出微课的意义和价值。
(2)教师不会设计微课,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篇幅简短,内容明确。部分教师缺乏对微课内容的设计能力,导致微课内容枯燥,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失去对于信息技术操作课程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四、微课在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一)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理解水平,做好微课设计
针对微课的设计,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微课”内容设置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有层次、有区别的展开相关的内容讲解。例如在讲解Excel时,同学们在IF函数上常常出错,对于这一部分的微课设计,教师就应关注学生的易错点,不仅要大致讲解公式的基本运用,还应在视频中设置针对性的实例,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难点、易错点,最后再结合课后作业进行巩固。
(二)注重资料收集整理,完善“微课”内容
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展开,因此其中也可以插入许多对于知识点讲解有帮助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这些元素的加入,往往可以使得信息技术操作课堂的教学,更加富有趣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微课制作或选取时,应注重对于相关资料的收集,综合考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微课的内容,例如在视频制作时可以截取学生感兴趣的科普视频、动漫视频等进行信息技术操作相关知识点的演示,以丰富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三)利用微课实现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不同微课视频之间常常是一种既独立又系统的关系。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导致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掌握是有区别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微课的视频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的设置应具有层次性。例如在学习图像加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微课中的作业安排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难度低的任务完成后还可再进一步攻克更高难度的作业,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
结语:微课在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中利弊共存,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利大于弊,在中学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其优缺点,积极发挥其便捷、高效、精炼、准确的优势,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不同层次的内容设置,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通过合理地设置微课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弥补微课的劣势,发挥微课在信息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陶灵.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辅助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J].新智慧,2019:15.
[2]孙虎.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8: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