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广州市从化区第五中学 广东省 广州市 510900
摘要:对于学校而言,班级是其关键构成,也正是因为如此班级和谐稳定发展,才造就了学校的整体面貌,同时还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管理着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更是学生成长及发展过程中的指导者,为班级全体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特别是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学生面对高考的研究,更加需要多角度出发,采用科学手段开展德育管理,提高学生成绩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
引言
我国教育部门教学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并且提出了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德育人已经逐渐成为高中班级管理的理念,尤其是高三年级。在现代化教育当中,对于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而言,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其成绩是同等重要的,并且班主任身为班级的领导者和指导者,对班级的班风及学风方面的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绝大多数高中班级依旧采用传统的刚性管理,以德育人的管理方式未得到很好落实。因此班主任应该进一步加强以德育人的班级管理,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以德育人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中班主任采用传统刚性的方式管理班级,尤其是高三年级,面对高考压力,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班级的管理更是严厉,甚至采用惩罚或者强制命令的方式进行,尽管这种手段对学生行为举止及学习产生了较强的约束性,然而并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则是班主任未充分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一味的追求提高学生成绩,认为严厉管理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做一个“听话”的“好”学生[[]]。相比于中小学,高中阶段是一个有着特殊性的重要阶段,并且高三学生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并且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在沟通及相处方面依旧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这种刚性强压式的管理手段并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一旦操之过急或者管理方式欠妥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反感。近些年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实施,学校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追求教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兼顾育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面对这样的局势,对高中的班级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以德育人的管理手段较为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规律,并围绕这两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激发学生潜力。
2.以德育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路径
2.1班级管理方式以学生为主
2.1.1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提升,并且希望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但是由于教师管理逃过严厉,迫切的想要脱离这样的环境,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发挥自主意识的地方,同时激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多出去走走,看看这大千世界,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和心理压力,促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和作用[[]]。
2.1.2在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往传统的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状况,要想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及水平,应该深刻意识到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班级管理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所进行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班主任应该善于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尊重和信任学生。
另外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适当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而班主任应该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作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生长时间受到班主任的耳濡目染一定也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2.1.3班主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予以适当指导
第一,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进行指导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明确自身主导作用及其与学生之间的关心,随着高三学生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意识逐渐健全和完善,自理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和发展,班主任应该时刻保持积极、肯定以及支持的态度,激励学生自我成长和管理。另外,由于高三学生不管是思想、情感还是行为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不稳定性,也存在幼稚行为,因此需要班主任密切观察学生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第二,在学生自我教育浓郁及能力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自我教育计划,明确学生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但是应该注意,所制定的自我教育真制定应该涉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切勿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的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能力,倘若自我教育计划开始执行,就应该严格监督,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第三,班主任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教育的机会,只有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学生的主动及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2.2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感交流平台
高中生都希望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及理解表达出来,寻找存在感,尤其是高三学生心理敏感度较高,与此同时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表现的到大家的同情,所以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通过情感感化学生,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教师的激励下不断突破自我,敢于面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另外,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融入进来,同时学生构建情感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通过此次机会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其学习状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能严厉的苛责他们,而是及时采取相应手段感化学生,纠正心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2.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学生可在良好班级文化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其学习生涯几乎都在教室度过,因此可以适当布置一下教室,制作黑板报,让学生感受到教室的温馨,学生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会受到班级文化的熏染[[]]。此外,引导学生与同学该构建和谐、友好的关系,大家都是班级的一份子,理应相互帮助,同为构建和谐班级而努力,同时同学之间共同成长,强化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及合作精神。
结束语
高三学生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沉重的高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无形当中就增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度,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出发,根据新课标改革中的相关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班级管理的手段,班主任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且投入真切的情感及奉献精神,用足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感化学生,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开展以德育人管理,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能力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富国.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J].学周刊,2020(02):161.
[2]金淑梅.以德育人 以理服人——浅谈如何优化班级管理方式[J].考试周刊,2019(48):188.
[3]田福民.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J].新校园(阅读),2015(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