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胡贞平
[导读]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胡贞平
        (福州市双虹小学,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借此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文章以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技术在体育活动中运用价值进行阐述,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对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教育工作中质量,培养学生体育断念意识,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困境。本位就此进行分析。
1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价值
        第一,调动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文字知识直观化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体育知识,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方法[1]。图文并茂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主动探索课本内容,提升自身的体育锻炼能力。
        第二,提升学生对体育动作、技巧的理解与运用效果。小学生主要以直观思维获取知识,理解新的事物。对于学生来讲,部分体育知识不仅抽象难懂,而且不易操作。课堂活动中,教师仅仅是将体育动作简单的示范出来,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指导,最终导致学生体育动作与技巧的学习效果差[2]。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够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直观视频的观看中了解体育运动的方法,并达到灵活运用学习效果。实际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运用在不同教学环节,活跃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形成。
        第三,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综合能力。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使学生在视频动画中可以了解更多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内容,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对于教师来讲,该方法的运用,提升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促使教学水平与效果的提高,实现高质量教育工作开展。
2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2.1灵活运用多媒体,活跃学习氛围
        小学体育课堂中,加强对多媒体设备、技术的运用,将此与体育教学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信息技术中拥有非常多的技术,如模拟软件、视频播放等等,根据体育项目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以此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重要赛事,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赛事活动,进行驱动教学,调动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积极情感。以篮球运动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CBA、NBA专业的比赛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篮球运动产生正确的认识,了解体育不仅仅是一项竞技活动,也是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其次,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教育工作。体育运动模拟软件的运用,可以纠正学生的运动姿势,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方法与技巧,以此提升体育教学效果[4]。以跳绳运动为例,进行该内容教学时,利用动作模拟软件对学生的跳绳姿势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快速、高效的跳绳方法,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教学效果。模拟软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技术动作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基础动作学习效果。最后,加强对教学视频的运用,借此提升动作技巧的教学质量。小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班级全部的学生进行动作指导,让学生掌握技术技巧。多媒体视频的运用,可以解决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指导不到位的问题,提升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加专业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并模仿专业动作进行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的运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直观,学生学习效果更加理想,促使教学体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2.2基于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开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活动结合,为学生展示更多体育知识,营造趣味学习氛围,提升教育工作效果。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感受体育锻炼的快乐,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促使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游戏教学时,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水平[5]。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游戏过程录制下来,并上传至互联网,与其他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在进行“两人三足”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游戏方法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中对游戏产生更加明确的认识。当视频播放结束后,以口述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该游戏的了解。教师:拉人角力这一个游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两个人为一组,将一个人的左腿和另一个人的右脚捆绑在一起,然后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最先达到终点的一组胜利。确定游戏规则与方法后,则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学生运动习惯。
2.3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翻转课堂是一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短视频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此进行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将新知识作为视频的重点,将此以短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分享自主学习经验。该方法运用具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主动锻炼能力的作用,对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进行足球运球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运球的内容以微视频的方式体现出来,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利用学习平台,将此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中掌握不同运球方法的技巧,并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实践操作。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6]。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对这三种运球方式并不熟练,没有真正的掌握。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空间,将学生随机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运球练习,在实践中巩固基础,提升足球运球技巧学习方法。该方法在体育课堂中运用,不仅体现出信息技术运用价值,同时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热情,促使课堂活动顺利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促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课堂活动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展示多种教学资源,活跃学习环境。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体育游戏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升体育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晓鹏.创设多样情境,优化体育教学——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20,(12):71-72.
[2]王成华.寓教于乐  快乐学习——关于游戏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32):125-126+129.
[3]沈小平.寓教于乐,激发潜能——技能游戏化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0,(11):70-72.
[4]张珮琪,朱伟聪,林永锡.“互联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优芽互动电影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0,(28):102-104.
[5]胡静静.翻转课堂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东绛第二实验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0,(23):131-134.
[6]刘伟伟.创设多彩情境,优化体育教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20,(0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