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美术民间艺术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方剑英 陈崇珊
[导读] 结合当前小学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的情况,在分析小学美术引入民间资源的意义的基础上
        方剑英 陈崇珊
        福州市闽清县实验小学
        福州市闽清县实验小学
        摘要:结合当前小学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的情况,在分析小学美术引入民间资源的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低年级美术民间艺术欣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希望对于全面深化美术欣赏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美术,美术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民间美术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以及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艺术韵味。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则应充分利用好民间美术资源优势,进一步保障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能有效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审美视野得到扩展,能全面促进美术的保护、继承以及发展。这里结合民间资源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结合当前的小学低年级民间艺术欣赏教学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
1 小学美术引入民间资源的意义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通过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美术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视野,进而满足实现开展美术创作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考虑到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实际情况,则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包含丰富的风俗文化、乡土气息等资源,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另外,进而将民间美术融入到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中,也能有效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
2  收集民间美术作品 ,引导低年级学生正确欣赏
2.1 开展本土的民间艺术作品欣赏,以保障欣赏教学的情感性和教育性
        结合新课标下美术教育的实际要求,则应积极培养学生参与到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中,帮助他们能体会到民间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教师则应借助于美术欣赏教学,进一步挖掘欣赏教学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更加健康的成长,实现预期的欣赏和教育的目标。比如,当地乡村有着丰富的祠堂,这里面就涉及到大量的美术资源,则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来将其建筑的艺术风格精美、典雅带入到美术欣赏课程中,能通过本土的民间文化题材,积极开展欣赏活动,帮助能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而实现学生的鉴赏美、发现美的教育效果。
   通过学生进一步了解并熟悉本土民间美术作品,这样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家长特色文化资源的思考,可以全方位开展良好的欣赏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民间艺术欣赏手段,如,教室可以选择拍摄具有特色的祠堂,或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视频资源,能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欣赏。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走出学校来进行现场的祠堂等本土民间艺术作品的参观,能从建筑风格入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到所涉及到的祠堂墙面的壁画 、屋檐的棱角装饰等内容。正是通过正面的应道,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能借助于欣赏美 、感受美的角度更好地感受到祠堂的艺术价值。其中,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到所涉及到的水彩和雕刻方式等民间艺术创作方法。最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教育意义的传达,则应要求学生能记住同一个家族的子孙后代则应记住自身的先辈。所以,通过上述方式,借助于民间美术作品,能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这也是开展地方民间美术资源挖掘的重要方面。


        
2.2 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自主创作,实现欣赏与自我表达合一
        
        在低年级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才了解相应的祠堂的艺术造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到自身所了解到壁画及设计雕刻等内容,实现了民间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则应顺应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并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来进行画 、剪 、贴 、泥工创作等形式的多种创作,能更好地为祠堂装饰来添砖加瓦,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来完成相应的壁画作品。另外,还可以选择亲子活动等方式,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其中,体会到民间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乐趣,更好地感受到本土民间艺术的文化底蕴内容。
2 挖掘本土的民间美术题材,让学生欣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在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源于生活。只要广大美术教师深入挖掘民间美术资源,一定要能找到符合当地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当地民间美术工艺作品,这样则能更好地开展生活化的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同时,在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情感,愿意主动融入到其中,具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样则有利于农村幼儿的艺术情感得以全面迸发,积极构建良好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实现学生的艺术的鉴赏水平与创作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3 筛选符合学生欣赏且具有艺术价值的美术资源
        结合民间美术作品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何有效地保障充分发挥好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作用,则应一定要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从而重视教师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筛选,以便更好地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
        第一,满足于生活性原则,保障欣赏作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并能便于多方面的观察以及欣赏;
        第二,在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中,一定要选择积极向上的美术作品,旨在全面激发幼儿的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大都能选择具有色彩绚丽、自由奔放且生动有趣的民间艺术作品,能带给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则应利用多样的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重视其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意义的内涵。
4 结语
        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发挥民间艺术作品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作用,教师则应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入手,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措施来引导幼儿欣赏美以及表现美,旨在全面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从而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格,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也符合新课标要求下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田达森.  浅谈小学美术课欣赏教学的应用策略[J]. 进展:教学与科研, 2019年第9期:153.
[2] 周露.  小议初中美术进行民间艺术教学的方法[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19年第12期:179.
[3]  金常铨. 校本课程《庆阳香包欣赏》教学设计[J]. 中国美术教育, 2006年第4期:27-29.
[4] 李捷, 张玉剑, 简玉海.  弘扬传统民间艺术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记南山小学面塑特色项目的开展[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第13期: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