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让英语教学更出彩——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胡凡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各种教育教学方式也在推陈出新
        胡 凡
        义乌市春华小学  32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各种教育教学方式也在推陈出新,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其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就现阶段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其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就关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深入分析该教学方式的在具体实践中的优势,并为其更好的展开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运用故事教学法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帮助一个学生建立其对该学科认真学习的关键桥梁,但是小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学校,对于学习的概念尚且不够清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能够在该教学方式的推动下,引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思考与热爱。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在实际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语感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是一个重视语感的语言学科,其与汉语不同,英语是符号性语言,在进行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能够在故事的讲述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另外,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单纯地给学生灌输英语基础知识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出现短板的情况。采用故事教学则可以更好地规避这一教学弊端,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与语言内容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
二、实施故事教学法的策略。
(一)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故事教学法
        在小学课堂中的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就能够很好的对学生展开听力教学。例如,学生练习听力技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拟定一个场景的方式,然后由两个人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找到题目中的正确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并且带有较强的乏味性,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要想改变以往的教学困境,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采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的听力进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听力的内容换成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并通过英语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Little Red Riding Hood》、《Snow white》等童话故事内容就很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选用类似的童话故事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在给学生一听力形式播放《Snow white》这个童话故事之后,教师还需要提出“What kind of animal appeared in the story?”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探究,进而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去听听力内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二)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故事教学法
        词汇是英语学科的基础,在针对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汇教学同样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存在死记硬背的弊端。英语词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要着重避免死记硬背形式的教学,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反感。

英语词汇有上万个,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也有数百个,这些词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可谓是天书般的存在,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会很不理想。
        因此,为了避免英语词汇教学引起学生反感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针对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词汇集中起来,将其串成故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这样的叫傲雪方式能够有着较高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对颜色等词汇进行记忆与学习。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blue,蓝色、red,红色,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适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将这些颜色组成一个故事比如,老师讲,一只红red小鸟,在blue天上飞翔,看见地面上有一个yellow香蕉,小鸟就要下去吃……教师可以将这些颜色融入到一个故事里,对学生进行有关英语词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学习能力。
(三)在句型教学中的运用故事教学法
        句型同样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若干个词汇、单词,另外再加上语法结构,就会构成一个英语句子。教师在进行英语句型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英语句型与汉语句型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的,其主谓宾结构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又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在进行句型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好方式,通过科学的教学法将汉语句型与英语句型帮助学生区分开,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在针对小学阶段的英语句型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另外,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其反复地接触一种句型并使用,能够给学生潜意识里带来相关记忆。所以,在采用故事教学法针对英语句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两者科学的融合。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有关Is it that的句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该句型充分融合到一个故事中进行该句型的反复运用,提高学生对句型的了解与熟悉,提高学生的英语句型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故事教学法
        英语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100词以内的文章,所以,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有着一定的繁杂性。阅读内容是由更多的词汇和句子组成的短文,在进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稳固学生的单词及句型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距,顺延性的学习很容易出现断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故事教学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my family 》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短篇的小故事,并带着学生进行朗读,然后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对单词的认识。
总结
        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英语学科的复杂性,很容易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本文多主要研究的故事教学法就是一个有着明显优势的教学法,在针对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洁靖.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7,(4):66-67.
[2]郭凤.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8,(19):16-17.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8.19.014.
[3]黄艳君.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文存月刊,20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