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周颜
[导读] 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周颜
        安徽省淮南第十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体育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
二、研究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目标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三个三个指标去研究。主要对象为自己所带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的喜欢热爱体育到坚持锻炼,再到某项专业技能,最后是养成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会科学健身、学会安全防范知识。
四、研究的内容
1.体育科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以及特征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3.以篮球教学为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乐趣和游戏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用内在动力提高学习能力。
(1).提高趣味性,促进自主探究。


        篮球具有对抗、协作和激趣的几个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最适合在篮球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篮球教学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动机。体育教师需要灵活,穿插有趣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技术技能的主要探究学习的方法。传统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先、学生训练为次。反其道而行之,使学生先自行投入趣味练习,教师在练习中示范讲解。将篮球场划分为多个小型篮球场,分组形式教学,进攻的两个队员自行确定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学生对间距、传球手法等均按对篮球知识与技术的理解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其自主学习情况及时示范讲解,使其在探究思考之后获得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在体育运动中自主学习、自觉探究的精神。
(2).增强游戏化,激发创新思维。   
        篮球教学游戏化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篮球教学,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灵活性写多样性并重的篮球游戏。如在“拍篮踩影子”游戏中,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在规定区域内,一人带球奔跑,另一人尽力踩中对方篮球的影子,踩中后角色对调,继续第二轮游戏。进入第二轮游戏时,适时引导,提示学生做到先发制人,以最快速度踩中影子。此时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想“以静制动”“声东击西”等方法并加以实践应用。在篮球教学中长期坚持游戏化教学,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日俱增,创新实践思维得到激发展示,从而逐渐将其有效内化,在所有学习活动中自觉加以应用。

五、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总所周知兴趣和爱好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大众化、组织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场地和器材的发放也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所以我们目前的首要问题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论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之处在于分别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等方面做循序渐进地展开和引导,从而有条不紊地确保教学目标的准确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
七、问题讨论与建议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