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胡德雪
[导读]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
        胡德雪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中心小学校,重庆 4084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所以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有关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改革、有效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在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薄弱、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教学质量普遍较为低下,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手段,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学习。
1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核心素养是英语阅读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需要学生以英语阅读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英语问题,逐渐形成具有英语基本特征的价值观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高度契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大多数的英语阅读学习都是比较浅层次的,无法引领学生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没有获得发展。英语阅读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指人对于文字的感知,而是指人对英语知识、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将许多的内容进行复杂的分析和综合,并对其中的意义加以判断,这是可以促进学生大脑发展的思维活动。因此,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融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2 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农村小学的小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时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这其中共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课堂氛围枯燥,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互动往往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学生基础薄弱,很多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由于词汇、句型量不够导致无法理解阅读材料,长此以往就对阅读学习甚至是英语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如此,在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的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就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
2.2教师教学模式
        陈旧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习惯性的采用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填鸭。在这样一种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够被动地进行知识接收,从而其主体位置就得不到充分彰显。而在学生主体位置得不到彰显的情况下,学生将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将大打折扣,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3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大都是一些大专或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他们在教学素养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都会积极地应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改变课堂,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只是模仿到了创新教学手段的形而没有真正掌握其内涵,以至于教学手段流于形式。除此之外,不少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步入工作之后便不再进行自我充能,这就导致了他们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反应很慢,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较为不利的。


3 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3.1选择合适材料阅读,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通过筛选文本的背景、核心内容和中心思想,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来。因此,教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阅读,在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之上,发挥出学生们的内在潜能,逐渐让学生们爱上阅读,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大脑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1“Mocky the juggler”一课时,这个单元讲述的内容全部都是与职业相关的,并且里面也涉及了许多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单词,如doctor、teacher和juggler等,那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这些职业相关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以便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单词。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询问职业的句型,使学生可以灵活地变换句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在阅读中理解单词和句型,以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由此可见,教师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3.2 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就英语这一学科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与英语中描述的环境有所差异,并且日常接触比较少,因而无论是语感还是单词量都是相对比较匮乏的。那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地带领学生齐读、小组朗读和点名读,这会让小学生对英语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对英语阅读产生抵触心理,并且这样即便是学生读了很多遍,学习效果也仍然是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巧妙地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情境,必要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如音乐、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导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3.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学生感知能力
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教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开展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开展深入的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探索,可以快速吸收新知识,然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逐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现阶段以及未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已经是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必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英语阅读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 3“Let's read”一课时,这篇文章是与学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买衣服和穿衣服。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What are you wearing?I am wearing a T-shirt./What are you wearing?I am wearing a dress……待到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阅读知识,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阅读,以提升英语阅读的效果,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4 结语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迎合素质教学改革理念,对现有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在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学习质量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英语学习关键能力和品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教学情境的构建、学生词汇理解的强化、生活场景模拟的引导以及大量课外阅读的拓展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奠定学生阅读基础、深化学生阅读理解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和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蒋丽琴.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9(5):66.
[2]武丹妮.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9(5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