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安华镇初级中学,浙江 绍兴 311821
摘要:本文的提出是本人在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对培养学生个人信息技术学习习惯的应用研究》的研究中,把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应用于课堂教学后,发现此平台不仅对课堂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数字化学习能力[1] [2]的培养也有益处。通过实际的教学应用,本人设计了一套基于学科平台进行教学的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已经可以做到利用学科平台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的巩固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课堂不再像以前教师在各种技术,各种素材间切换,学生时刻保持跳跃思维,手忙脚乱的接受新知识,学生养成了像数学课必须带草稿纸、美术课必须带绘画工具一样的个人学习习惯,课堂变得有序、自然、紧凑。这对解决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比如课堂纪律比较差,课堂无关干扰因素多影响教学进程,五花八门的技术应用使学生适应难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统一性,让课堂变得更加的有序,从而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平台 核心素养 数字化学习 应用模型
本人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习惯是其中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非常有效的方法,而这个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从课前几分钟的预习(不得不承认当前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多还是一种辅助学科,学生在课外几乎不花时间预习)到课堂中学习,再到课后几分钟的巩固所形成的系统的学习过程。而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往往存在不足,这个不足一是学生在预习和课后巩固有所欠缺,二是教学过程有各种切换操作和很多技术运用导致教学过程比较杂乱,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跟不上或者感觉比较繁琐失去学习动力。
当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上线运行之后,本人马上进行了学习应用,感觉此平台功能全面,操作简单,而且是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专用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提出了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对培养学生个人信息技术学习习惯的应用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写了这篇论文。
一、学科平台的应用模型介绍
本人利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进行日常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总结了一些平台应用的经验。本人把学科平台的应用模型分成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前学生进入信息技术教室后的课前预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提前在平台创建本课时空间,上传预习资料、上课资料以及课后作业。每节课上课前学生在进入信息技术教室后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学科平台,下载预习资料、课堂资料及课后作业,并且自觉学习预习资料以便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很多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而且学生自己也觉得这样的预习方式非常方便,统一,目的性明确,不再向以前一样一进教室要么无所事事,要么打开书本粗略浏览,毕竟课本内容没有这些预习资料的内容来的精辟。
第二部分是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的核心,这方面本动了很多脑筋,完整的学习了整个平台的使用方法,然后再根据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上课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最后把学科平台的应用整合进去。
目前本人在教学中首先还是同步同屏向学生教学[3],但是同时在课前允许学生从平台下载教学课件,方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去弥补教学知识点,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这能够有效的控制上提高教学效率。然后是针对在课堂中要进行的互动,比如师生的互动、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学生的操作指导等,往往利用平台进行整合,比如多种教学媒体的切换往往会导致学生容易走神,跟不上节奏,那本人往往把这些教学手段整合成一个教学视频或者PPT,在平台上播放或者学生下载自行学习,既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省去各种摆弄技术的时间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再比如一部分师生的互动,可以提前在平台布置活动内容,然后在课堂进行中通过平台让学生完成互动内容,这样的互动目标明确,学生能够比较快速的参与;再比如针对学生操作的指导,我们教师往往在课堂指导操作比较头疼,一方面操作比较费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操作确实有困难,所以我往往会制作微课上传到平台,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且利用平台最大好处在于平台相当于是个仓库,这些教学素材永远在平台里放着,不仅在课堂上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下课后哪怕过几天还可以学习,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非常方便的。
第三部分是课后巩固阶段。课后巩固对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提升至关重要[4]。我们一般的课后巩固往往是发一些纸质的知识学习,或者是一些操作要点的巩固,对我们教师来说这样的方式往往在收学生作业上浪费时间以及没有办法全面指导学生的操作,平台的使用可以快速收集学生的作业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针对操作的指导则可以事先在平台布置任务以及操作要点,学生完成操作后可以快速收集作业,并且快速预览学生作业。
二、学科平台应用模型教学的优势
(一)学科平台应用教学后使得我们的信息技术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后的巩固都能高效利用课堂前后的时间,这有符合当前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
(二)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安排的更加紧凑,安排更多有针对性的知识点,应用更多的技术方式,并且这些方式相互的切换不会显得台突兀,以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同时还可以开展多种在线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本人认为最大的优势是学生通过平台的使用,培养了很好的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习惯。学生进教室之后可以登入平台进行整堂课的学习,教学过程统一性强,学生学习目的性强,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排除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各种技术以及各种实践操作对学生学习的干扰,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三、总结
在当前我市大力开展精准教学的大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平台的使用对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帮助还是比较大的。本人在应用学科平台进行日常教学中,深刻感受到,假如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像数学课那样,所有学生上课自觉带上草稿本、三角尺等工具,可以像体育课一样上课就自觉穿上运动服,带上运动工具,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我们课堂的统一性和有效性,这样完全可以避免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技术应用“眼花缭乱”,学生学习“乱七八糟”,课堂总是“闹哄哄”的问题。在统一的具有适合课堂的教学的平台的支持下,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有序、统一、简洁。
参考文献:
[1]浅析网络教学平台在建设信息技术有效课堂中的作用[J]. 张长水.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1(01)
[2]利用网络平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J]. 张思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2)
[3]基于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交互方式分析[J]. 朱晓菊,孙祯祥.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01)
[4]信息技术学科课堂管理策略[J]. 王业平. 考试周刊. 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