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职业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徐晓红
[导读] 在职业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美育教学活动
        徐晓红
        天长市工业学校
        摘要:在职业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美育教学活动。而在美育教育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综合能力,加强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职业高中;古典诗词;美育渗透
1加强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加强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提升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智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加强美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带领学生加强创造性的劳动,而让学生在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等一系列的环节当中,养成美的情操和品格,全面提升学生美的素养和美的能力。因而在现阶段的美育教育活动中要加强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认识美的能力,结合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学会欣赏艺术美。
2职业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偏差
        对于职业高中阶段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在教学过程当中过于重视对考试的关注以及题目的设定,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也更是过于重视对一些古典诗词的背诵和默写。这样的情况和现象导致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目标更加倾向于应对考试,并且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倾向于考试。所以整个过程中不仅难以体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教师也无法通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带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可见,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追求存在偏差,也不仅能够影响教学,更是会对学生学习发展造成影响。
        2.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职业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在除去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实际影响之外,也实际会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固定等,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造成影响,并且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作用以及效果也更是难以体现。诸如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当中,基本过程倾向于教育学生学会背诵古典诗词,并会默写。实际忽略学生是否完全理解其中内涵和思想,进而学生经过枯燥的学习和背诵,也只是掌握其表未掌握其意。可见这样的教学过程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实际难以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2.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从以上所述两方面问题来看,整体教学环境之下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更加倾向于掌握,而非理解。因此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格外大。相反,若是学生处在学习兴趣高涨以及积极性更高的学习状态下,则不仅能够掌握古典诗词,也更是会基于对其内涵和思想的理解,形成对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可见,这样的学习环境以及方式方法等也更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并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3基于美育理念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3.1明确美育含义,加强课程开发
        在职业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美育教育的基本内涵,在加强改进教育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美育教学,加强美的熏陶。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加强课程开发,让学生能够品味到生活的美,在热爱生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顽强的生活意志。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本文是在描写长沙秋景的过程中来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其中表达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同时抒发了革命青年对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通过加强美育教育,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和情境深入感受当时的写作背景,而结合具体的背景,加强文学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了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以及对祖国前途的憧憬。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动静结合,远近相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通过美育教育,有效启迪学生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在品味作品的同时,带领学生品味生活的美,热爱生活。
        3.2寻找美育载体,增强学生体验
        在职业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美的依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而在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古诗词的独特意境,带领学生加强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而结合独特的气氛和场面,让学生能够身入其境的去感受,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例如,在《离骚》的教学,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表达了作者屈原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在整首诗中,运用了美人香草,以及大量的神话传说,深刻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精神。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寻找具有独特价值的意象,让学生结合相应的载体,加深对本篇诗作的学习,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蛾眉”,“芰荷”,“芙蓉”,“鸷鸟”等独特的意象,加强美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3深挖教材内容,落实美育教育
        为了加强美育教育,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在美育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例如,在《声声慢》的教学中。作者李清照在描述残秋所见、所闻、所感的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苦楚,其中包含了作者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这首词的结构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而开头的十四个叠字,抒发了诗人悲苦的心情。而下篇的点滴回忆又深刻表达了作者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诗的感情基调,深沉凝重,哀婉凄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深入解读文章的过程中,了解词牌的格律,使得学生能够对本诗的韵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本诗所蕴含的情感。为了加强美育教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和想象力来扩写,让学生在语言描述的环节中融入自身的感受,全面提升学生欣赏美的综合能力。
        3.4通过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由于职业高中生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别,如果想要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就需要通过分层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改善现有的教学情况,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课堂讲解。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拓展知识层面,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度的反思,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更好地开展课堂内容的学习,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古诗词是从中国华夏文明萃取的优良文化,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知识点的讲解,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技巧。
结束语
        在职业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古诗词的育人功能,综合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发展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审美活动,将古诗词和审美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积极开展审美教育,使得古诗词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开展,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想象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爽.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9(35):47-48.
[2]石海钧.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研究[J].天津教育,2019(32):101+103.
[3]刘宏雷.高中语文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3):132.
[4]张培霞.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9(30):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