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
宁夏银川一中,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生物学具备的核心素养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意义。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当代学生应该具备去适应时代进步以及人生发展的自身品格和专业能力。它与传统“素养”一词不同,对于个人内在修养、团队实践、创新能力等更加侧重。站在价值意义的角度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国家和社会公认的正确价值观。它在生物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将学生的个人生活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了全方面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策略
1 引言
在现代化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早已经是各级院校教育建设的主要内容,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更要对学生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深度培养。生物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生物知识层面,更要注重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综合掌控。它要求学生不光能对课上所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分析,同时还要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核心素养的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课程知识点上,更多的应该是整个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
2 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2.1 利用思维构图,构建知识网络
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学生自身学习课程养成的个人品格和综合能力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结构主体。
学生在接纳新知识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点滴的积累慢慢的提升自己。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知识点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慢慢理解,从细胞到生命个体、从个体到生物群体,都是由小到大不断结合积累的过程。不管是生物学科的教学还是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都应该遵循这种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方式进行,将细小零碎的知识点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思维构建大概的框架,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这样也可以大力加强教师的教学效率。这样的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和课程主体相融合,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系统,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整个知识的框架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以往的知识点还能提前了解新知识,这样大小知识点融会贯通,学生掌握起来也较为轻松。
2.2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高强度的提升对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大作用。综合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新知识能够产生不断的探索欲望,从而最终将自己学习能力和品格进行完善。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创造独特的教学方案,用这样新颖奇特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学能归纳进高中时代理科当中,是由于“生物”在意义上来讲属于科学范围之内。生物学是历史长河中的伟人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总结出来的真理。既然作为理科学科的一部分,学生就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进行学习。例如:在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稳态与调节当中第一节课程《细胞生活的环境》中,书中表明人体外液稳定值在PH7.35-7.45,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体每天都在摄取含带不通过PH值的食物。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课程中去思考:人体的酸碱平衡应该如何维持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PH试纸对数值进行反复的对比观察,在不同外界物质影响下得出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主动地思考和探索,逐渐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对日后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2.3 利用实验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的基础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在知识的探索上要有严谨务实的态度,在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的实验当中,学生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课下积极收集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猜想,严谨地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出结论并不断地分析。这样才是养成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2.4 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进行适当创新
想要加强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就要不断进行实验教学的创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实验创新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得到帮助。
首先是实验教学的体现方面之一材料方面。例如:在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实验的步骤主要分为提取与分离。教材选取的材料为菠菜,但在实际课堂的实验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菠菜用韭菜或生菜等其他绿叶菜进行代替。也可以进行就地取材的实验教学,例如:光照下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实验,可以将常用的实验对象天竺葵用其他常见的植物进行代替,这样虽然改变了实验对象,但是实验产生的原理和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来更加了解实验原理。
在实验方法上,高中生物教材当中的实验有一部分的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实验过程也比较漫长,这样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因此,保证原理不变的情况下,用合适的道具来代替实验工具是加快实验进程的最好方法,例如:可以用榨汁机代替人工研磨、用恒温的水浴锅代替酒精灯等。
2.5 合理利用生命价值,引发理念
生物学中的教学主要都是存在于自然和生物层面。在学习生物课程时,我们应该对大自然产生尊敬,从而对科学产生敬畏。所以,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生物生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在生物学当中也有很多备受争议的实验,比如克隆技术,进行克隆试验是很多人进行反对的,他们认为涉及到了伦理方面。所以对于这样的实验是否应该进行下去,也是人们矛盾议论的话题。还有在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基因工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了解到,现在基因工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转基因食品当中,转基因食物已经大量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针对这样的现实实验结果去以平民的角度去考虑转基因食物的利弊。教师在课上利用百姓关注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2.6 创建独立的生物实验室
跟其他理科课程相比,生物课程更需要课堂实验的支持,像先进的实验器械、专业的实验场地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现在大多数的高中学校,生物学的实验环境非常落后,没有独立提供的实验室,实验器械只能进行简单的观察,面对课程中的疑点难点无法满足。所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实验环境是生物实验教学的当务之急,单独在学校设置独立完善的生物实验室,这样才能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在生物实验室的构建组成中,应该包括黑板、投影设备、旋转桌椅以及生物实验能用到的所有器械。这样先进的环境能够快速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在整个理科教学范围内也同样存在着重大价值。学校应该利用好生物这门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科学实验,结合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学校创立实验活动,从细节上注重生物学的教学。学生在重点学习生物课的过程中,也能对自然中的生命更加尊重。教师在实验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生物实验产生的问题联系起生活实际,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在知识质量和教学环境上对学生进行足够的提供,不断地加强生物学科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亚羡.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8):11+20.
[2]宋汶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高考,2021(0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