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生本课堂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陈勇
[导读] 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教师不再成为学习资源
        陈勇
        重庆市彭水县民族中学,重庆  409600

        摘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教师不再成为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第一获得者、构建者、设计者。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领,直接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料,通过信息化的渗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是发展教学的重要方式,这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在选择内容素材时,教师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运用,以便丰富素材。不仅如此,巧妙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动课堂向着“生本”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生本课堂
        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比较的枯燥乏味,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着一些误区,使得信息技术在课堂使用当中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不能将信息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不合理的运用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信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现代化网络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在不断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生动形象、画像清晰、色彩鲜艳、动静结合、信息更新及时等特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教学主流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网络技术的重要性,也总结了相关经验,教师的课堂设计更加通俗易懂、目标明确。
        如在制作微课内容时,教师要明确展示重点与难点内容,巧妙地搭配图片、视频等信息设备,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津津有味。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寻找几何体,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总而言之,在学生开学复课之后,教师应该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率。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构建“生本课堂”的过程就是不断构建认知的过程,能促进师生交流。因此,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匮乏,只能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积极汲取他人在网络上分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制作有针对性的教材,把知识点转化为数学模型,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记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课程。数学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在“一师讲,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不但难以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无法将所学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动画和视频等素材,模拟仿真情境导入课程,从而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探究。


        三、不断优化信息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对信息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要积极探索更适合学生、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使信息教学的重要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教学资源精心准备课件,让设计的教学课件能够与教学内容完美衔接,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件当中的一些知识教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共同探究,让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更深入地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再围绕着目标去准备教学内容,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延伸。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准备一些循序渐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学习。在学生学完重难点知识后,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总之,教师要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教学方式的优化,使信息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3]。
        四、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融入信息元素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加强信息元素的融入,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对一些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要适度和合理,不能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引导作用,要发挥信息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板书的合理运用、数学工具的有效运用等。例如,在教学几何计算时,教师在利用信息展示图形时,要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将重要的计算步骤书写下来,这样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五、解决教学当中的重难点
        初中数学有着非常广泛的知识点,一些知识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缺乏实体来作为支撑,这使得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知识。运用信息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将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直观的展示,细化重难点知识,使阶梯难度能够一级一级地降低,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出题意图,掌握重难点知识。比如,在学习“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相切、内含等位置关系。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形式,把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演变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当两个圆处于相切、相交时通过暂停,让学生对图形特点进行观察,让学生从展示两圆相切相交变化当中,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三、结语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扩充自身的数学知识储备,积极开拓当代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林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J].成才之路,2020(9).
        [2]丁韧.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
        [3]巩玉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科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
        [4]?王文锡.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20(2):120.
        [5]?陈亚平.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写算,2019(25):35.
        [6]?周小玲.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渊(中学版),2019(6):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