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创新融合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蔡传欣
[导读]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产物
        蔡传欣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产物,是中国民族文化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长久传承的载体,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的全过程,基于以上观点,各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把全面培育有理想,有抱负,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学生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整个社会环境庸俗化、学校环境滞后化、家庭环境破裂化屡见不鲜,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性强、工具性高的学科中更应该积极响应这一方针指导,其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底蕴,对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内容,应该以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高水平人才[1]。
1.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中的一部分内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人类文明的基石,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另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所在,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形成人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方向。基于此,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高职学生也应该积极担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创新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逐渐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型,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已经融入到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高职学生由于受好奇心和大众心理的驱使,越来越提倡和热衷于西方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新鲜感,背离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目标,甚至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厌弃心理,由于有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存在滞后性特征,也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的产物越来越多,导致有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消失或断链的危险[3]。基于此,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让高职学生乐于接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2.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分析
(1)热衷于西方文化
        现阶段,许多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空间范畴界定不清晰,甚至将中国传统节日相互混淆,例如中秋节吃汤圆,端午节吃月饼等,更有甚者将中西传统节日混淆,将圣诞节、万圣节、狂欢夜等节日纳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中。在面对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高职学生经过商场借用西方文化来大搞促销和活动,电视广告的频繁播报,这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已经形成了西方文化高于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在西方节日当天,高职学生会相互赠送礼物,聚会,但在面对传统节日时,还只停留在期盼放假、放假几天的层面上,甚至连传统节日要求的回家聚餐都十分不情愿[4]。
(2)文化素养低下
        现阶段,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面临困难,所以部分高职院校实行低分入学的方式,这种入学方式造成了高职学生文化素养差异十分明显,学习基础不一,层次不齐,难以把控。另外,由于中职学生智力、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等都不相同,但是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求质量,希望通过最快的教学方式把中职学生塑造成才,忽略了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导致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低下,进而对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手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要以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情况作为基础,并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传授高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品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创新。在现阶段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实践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学实践活动往往落实的不到位,并且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也不能保障向高职学生有效输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将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协调,调整教育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针。
        例如,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高职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会,增加高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实行这样的教学方式之前,教师要对研讨会的选题和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并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如,在教师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就可以以礼仪、传统节日、爱国主义等作为本节理论课程研讨会的主题来开展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5]。

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高度的重视,通过研讨会,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构建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高职院校与正常高等教学与学校不同,不管是在学习主动性还是在文化基础上,高职学生的能力都较为低下,但是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则较为突出。所以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结合高职学生这一优势,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避免出现学生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厌烦情绪。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确立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一,在建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要有一个准备阶段,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按照教学计划制定发言顺序,给不同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任务,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根据教师下发的研讨任务制定内容,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进行采集、分析、整合等,并适当引入社会现状来对案例进行解读,最终形成完整的小组观点。教师在每次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请一个小组进行发言,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进入展示阶段。每月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一次集体展示,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以研讨主题为基准完成论文,并针对论文制作PPT,在讲台上进行成果汇报。汇报结束后由小组进行自评和邀请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发现在研讨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针对每一学习小组的优点及缺点进行评价[6]。
        第三,进入引导阶段。在每一学习小组进行归纳发言后,教师要按照每一位学习小组成员的个性特征和发言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引导并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构建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通过学习小组,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有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学校环境建设创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还要对高职学校的环境建设进行创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疏导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职院校环境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
        首先,构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高职院校环境。学校及教师可以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校庆为例,将校庆与国庆的形式相结合,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举办红色文化节、红色歌曲演唱会等。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学校和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借助一些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学校组织学生一同观看一次大阅兵的校园活动,或结合清明节来对革命先烈进行缅怀,组织去烈士陵园进行祭奠等,还可宣传一些在灾难面前勇敢“逆行者”的事迹,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思维[7]。
        其次,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保障机制。学校要制定严谨科学的保障机制,确立严格的领导体制及长效工作机制,工作责任划分明确,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第一,高职院校领导要以身作则,改变自身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校园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重视,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及管理机制,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党政群众共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8];第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修养,为教师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不仅能够保证对学生文化知识的输出,还能够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融合,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讲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帮助高职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程娟, 戴学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 036(002):144-146.
[2]李佳凝.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 000(015):P.103-104.
[3]陈荣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途径探究[J]. 科技资讯, 2020, 018(011):197-198.
[4]王卫海.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探究[J]. 锋绘, 2019, 000(005):P.235-236.
[5]李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24):115.
[6]王欣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路径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 25(02):55-57.
[7]王冰洁.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0):129.
[8]祝晓菲, 周天文. 浅谈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赤子, 2019, 000(005):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