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特
(陆军边海防学院八一民族中学 陕西 西安 711000)
摘要:本文从什么是情绪、教师的情绪问题及表现、教师情绪管理三个方面来阐述教师的情绪问题,让教师能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怎么有效的管理情绪。
关键词:教师;情绪
一、情绪,内心的表达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这句话说明了情绪的重要性。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糟心事,但有些人总是很开心,有些人总是那么热爱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控制情绪。
那什么是情绪?情绪的定义是: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反映,是指人的喜、怒、哀、乐、惧等主观心理体验。情绪是人的本能,是一种生理反应,由于个人的性格和所处的外在环境不同,情绪会通过不同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表现出来。情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本能的并受情景影响的。所以当双方争吵时把双方分开让彼此脱离当时的情景冷静一会有利于控制情绪。
塞缪尔说:“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这句话中包含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情绪最重要的分类。积极情绪包括快乐、满意、自豪、兴趣、感激和爱等。积极情绪能推动人前进、能扩大认知范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人际关系、能促进身体健康,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情绪,一个字“好”。消极情绪的表现有生气、痛苦、忧虑、恐惧、嫉妒、多疑、自卑等,消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三国时期周瑜之死其实就是嫉妒惹的祸。消极情绪还影响人际关系,负能量会让朋友逐渐远离你。
二、教师的情绪问题及表现
2018年3月21日榆林市定边县三中一女教师因情绪失控25秒内掌掴学生5次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据调查,此事是因为2017年12月某日学科竞赛成绩公布后该生成绩严重下滑,并且该生当天携带时尚背包到校,县级教学能手的班主任想及时纠正该生生活和学习行为,情急之下未控制好情绪,从而做出了过激行为。该教师被停职。从此事件可知,教师由于职业原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
1、教师情绪问题的表现
定边三中的这位班主任就是由于消极情绪的影响做出了过激的行为,伤害了学生也令自己离开了教师岗位,由此可见,教师的消极情绪影响之可怕,那么,教师的消极情绪有哪些表现呢?教师消极情绪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过”表情:面部表情“过冷”,表现为冷漠、无表情,重则似“结冰”;二是言语表情“过热”,教师的语言暴躁,对学生过度发脾气,甚至用挖苦、讽刺、训斥等方式侮辱人格;三是躯体表情“过猛”,如拍桌子、摔凳子、撕本子、仍东西,甚至对学生动手动脚等。
2、教师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世上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教师同样会有情绪,那么导致教师出现消极情绪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庭因素
教师是普通家庭的一员,和大家一样需要面对和处理宇宙最难的婆媳关系、2018年全国离结比约44%的夫妻关系、有熊孩子和父母年迈的亲子关系。这三种关系处理好产生积极情绪,哪一个有矛盾都会产生消极情绪。
(2)人际关系
教师与朋友相处融洽、关系深厚、得到领导赏识、表扬和同事的认可、帮助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
(3)社会因素
影响教师情绪的社会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教育变革的冲击影响教师的情绪(新课标到底要怎么创新课堂让人担忧);②信息量超速积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进而影响教师的情绪;③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对教师情绪的影响;④过高的社会期待影响教师的情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春蚕、蜡烛”这样的比喻塑造着不求回报、安贫乐道的牺牲者教师形象,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过高,要求高于其他职业,这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4)学校管理因素
当前各学校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并不断完善评价制度,但在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造成评价不公平;教师职称评定问题,让教师缺乏成功感;超负荷工作引起教师身体和心理的透支;学校组织的构建不健康,导致人际环境恶劣;这些都会让教师产生消极情绪。
3、教师情绪问题的危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情绪是重要性,同时也点出了教师消极情绪的危害。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倘若教师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中,学生也会失去他们原来应该拥有的阳光。教师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还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个人成长并危机到教师的身体健康,更严重的会让教师焦虑和抑郁,危害极大。崔永元抑郁了可以就医北京最好的心理医生,普通的教师很少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教师要学着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管理好情绪。
三、教师情绪管理
人的消极情绪是无法消灭的,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疏导和管理,情绪管理就是通过对自身情绪的体察、疏导和管理,驾驭情绪,从而使自己尽量保持积极的情绪。简单理解就是减少或者消除消极情绪,保持积极情绪。教师在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应坚持以下三原则①不责备原则②不逃避原则③不遗忘原则。有些教师在面对引发消极情绪的事件时,可能会自我安慰:算了,忘了这件事,时间会冲淡一切。但是,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变成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所以,最要的不是奢望忘掉消极情绪,而是直面消极情绪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并对症下药管理情绪。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对此诱发性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一些信念;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埃利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不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和行为,而是个体对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事件的看法、想法B才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和行为。尼采说:“知其为何,必能接受任何”,每次有情绪的时候可以用情绪ABC理论分析下情绪产生的根源,正确认识情绪,端正好的心态,应对不同的情绪。情绪管理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静心法、数颜色法、转移法、发笑疏导法、运动调整法、置之不理法、环境改变法、自我安慰法、情绪抽屉法、自我平衡法等等。
个体的差异,管理情绪的方法各异,在发现存在消极情绪时,不妨冷静地想一想,你会发现他人和自己一样,也曾有过失败和经历挫折,无须难过和烦恼,在消极情绪来袭时,勇敢面对正确对待,心态就会平衡,情绪就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仁贤.教师的情绪与压力管理[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