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贞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 315000
一、引言
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教研员给大家讲了一位美国老师教授《灰姑娘》的故事:这堂课的开场很普通,可接下来的提问却很独特:先就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再用相反的假设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每次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他都能结合生活实际,并不留痕迹地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们在上完这堂课后欢呼雀跃,可见这堂课着实精彩,也让笔者领略到了提问的魅力:提问成就一堂好课。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然而,在平常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问题设置缺乏层次和逻辑性;设置问题时,缺乏对学生树立文章结构、推敲逻辑关系、判断写作意图等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催化剂。那么,该怎样有效设计课堂提问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如何有效设置问题以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
二、提问的目的
1. 激发思维
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应当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提问设计得巧妙,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思·冯·劳厄(Max von Laue) 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会让学生拥有探索的知识、思维和活动空间,在探索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2.反馈效果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考虑讲得怎样,而应时刻注意学生学得如何。提问就是检查、反馈教学效果的一个良好方法。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汗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答问时反馈出来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从而及时调控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问题的设计
1. 激活记忆,从旧知到新识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激活学生认知系统中已有的原认知,并拓展相关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前可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搜索相关资料,让
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例如,教授Go for it! 8B Unit 9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时,笔者设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搜集Singapore的有关信息,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查阅相关资料:(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ountry of Singapore? (2) What famous things are there in Singapore? (3) Is there anything interesting in Singapore? 大脑中原有的有关新加坡的知识被激活并拓展了新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有效开展阅读技能训练作下铺垫。
2. 关注细节,由表及里
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略读解决问题,训练学生整体理解、快速阅读的技能;然后提出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细节进行合理的推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判断作者意图,探究言外之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问题是阅读的线索,每个问题都可以看成是思维过程的一个梯级。例如,曾经在教Go for it! 8B Unit 6 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一文时,设计以下问题:(1) How long has Leo been teaching in China? (2) How are some of the old buildings in Harbin? (3) Who welcomed the first Jews to China? (4) How does Leo think of Chinese history? 几个问题的设计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思维品质。
3.追问点拨,从预设到生成
问题是深层阅读的有效驱动,教师要会提问,也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甚至是质疑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巴浦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在课前预设问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可能会生成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通过追问点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建设动态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例如,教授Go for it! 8B Unit 9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设置问题:(1) What languages can you speak in Singapore? Why? (2) Why is the zoo in Singapore special? Describe it, please. (3) Which season is good for visiting Singapore? 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任务:(1) Divide the class into groups and then discuss these questions. (2) Choose groups to give reports. (3) Other groups give comments. 然后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小组间相互提出问题,在问题不断生成又不断被解决的过程,帮助学生解除疑惑,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4.提纲挈领,由散归整
在找读细节性信息的阅读活动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文章的局部细节转移到整体框架上来,提高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能力。例如:Go for it! Book 9 Unit 6 Reading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通过细节提问,完成文章的mind-map,让学生总揽全局、分析文章结构,对整个阅读过程起到了收拢聚合的作用。
5.开放思维,从理解到评价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提问把阅读和表达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层次的问题,通常可以挖掘文章的思想,做到“教育不留痕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呈现开放多维的状态,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例如,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活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提问方式的优化
1. 目标明确
提问的目标主要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把握提问时机,做到准、活、精。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提问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首尾相连,层层递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2.机会均等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面要广,要尽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有时可采用多题联系提问法,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教师还可采用多种提问方法,如:the whole class,one by one,in pairs,in groups,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number等,尽量给学生均等的回答机会,让他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反馈及时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应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其信心。在课堂中,教师可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请个别学生回答。学生答题后,教师再恰当地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评价。通过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4.主体突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才是知识的建构者。英语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精神。教师的和蔼可亲,会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这样能促使学生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并利于其发挥创造性。
五、结语
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它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英语教师要认真学习钻研,摸索课堂提问的规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阅读,而且乐于阅读,把阅读变成“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