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欧阳华
[导读] 二轮复习关系着高考的成败,我们要把握二轮复习规律,了解二轮复习的目标和任务,
        欧阳华
        武汉市东湖中学  
        摘要:二轮复习关系着高考的成败,我们要把握二轮复习规律,了解二轮复习的目标和任务,在备教备考过程中抓好课堂教学五个“环节”,注重“练、讲、练、评、补”的综合运用,并发挥备课组的积极性,形式多样化地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充满信心地复习并发挥出最大能动性。
        关键词:二轮复习  高效备考 策略
        高考工作事关大局,高三教学与管理工作充满着艰辛,高三老师责任重大,同时,高三工作也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2021年的高考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确保高考成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高考复习规律
        一般说来,高三会经历三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能力过关期(7月上旬—3月中旬,用时约八个月):此阶段,把高一高二的知识都要重新过一遍,主要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对应试基础能力的培养,用时最长。要求:逐单逐节,逐篇逐段,循序渐进,查缺补漏。
        第二轮——综合能力突破期(3月下旬—5月中旬底,用时近两个月):此阶段,重点是将知识整合和系统化,侧重于对应试综合能力的锤炼。要求:突破难题难点,有针对性地攻克弱项,了解考题模式及方向,弄清命题点。
        第三轮——应用能力提高期(5月中旬—6月初,用时约三周):此阶段,主要通过模拟练习找考试的感觉,侧重于对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应考心态的稳定训练。要求:坚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做难题,不熬夜,保持稳定的心态,培养良好的考感。
        二、高三二轮复习的原则和目的
        高三的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二轮复习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1.二轮复习原则是:巩固[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综合[方法、规律、解题能力]、提高[通过做题,提高能力。实行“周考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原则:要指导学生系统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总结。所谓系统总结,就是在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点彼此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准确的、完整的印象。
        (2)重点性原则:要在系统完整的基础上又重点地复习,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并对它们进行挖掘延伸,避免简单重复;要突出对薄弱环节和易错试题的分析研究与纠正。
        (3)针对性原则: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教学。在具体施教中,首先要采取多种方式调查学情——或先回忆、或先回答、或先测试等,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讲解、思考探究或强化训练等。
        (4)主体性原则: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动手、动口、动脑,多思考、多实践。
        2.二轮复习的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三、二轮复习课的基本任务
        1、复习知识。既要注意对基本概念、基本要点、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复习,也要注意对原则规则、方法步骤等知识的复习。前者主要是理解,也需要记忆;后者首先是记忆,其次是运用。前者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后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基本技能。
        2、完善知识。在第一次学习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错误、学习偏颇或学习不全面、不到位等,所以需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
        3、挖掘知识。有的知识靠一次学习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因此在第一次学习时,不能展开也不宜展开,不能挖掘也不宜挖掘,这个工作需要在复习时进行。所以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以加深理解。
        4、总结知识。一是总结知识规律,进一步加深理解;二是总结答题规范和方法技巧,提高应用水平;三是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反思和调整自己,以便更加有效地学习。
        四、二轮复习的课堂基本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专题(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教师应认真研究训练课和讲评课的特点、规律,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要抓好抓实五个“环节”,练、讲、练、评、补。
        ①练,诊断性训练,通过练习,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
        ②讲,重在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解决学生的“三易”(易混点、易错点、易疏漏点)问题。坚持“三讲”、“三不讲”:讲重点、疑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点,讲规律方法技巧;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不讲,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东西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东西不讲。
        ③练,重在训练做题速度、做题质量、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及解题的规范。二轮复习的质量,关键看训练的质量;训练的质量,关键是训练题的质量。
        ④评,训练、测试之后,必须批阅讲评。讲评的目的是以题目带动知识,开阔学生思路,归纳解题技巧、规律。讲评必须认真分析试卷,充分掌握学情,严禁抛答案、对答案、就题讲题、一讲到底、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

要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下功夫,要把表扬鼓励贯穿评课始终,要尽量缩短训练与讲评的时间间隔,当天考完当天批阅,保证第二天讲评。
        ⑤补,即补偿性训练。讲评课要针对学生错题设计补偿训练题目,让学生做到做过的要会做,会做的题目要得满分。做一题会一题。坚决废除盲无目的的无休止的题海战术,避免题目做了不少,收效了了。
        2.为确保五环节的落实,严格实行“四精四必”。
        ①“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②“四必”即有发必先做,要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试题必须在学生做以前教师先做,以防止题目有错误;有做必全批;有批必精讲,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有错必及纠。③“四精”保证质量,“四必”确保落实。
        五、二轮复习课的开展方法
        1、系统复习法
        系统复习法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方法,它依据教材呈现的知识体系循序进行。
        (1)导学式。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师生共同回顾,接着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研讨。这种复习方法适合于对难度较小或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的复习。因为,“师生共同回顾”实际上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群答,而群答就可能滥竽充数者,所以一定要是连薄弱学生都能明确理解和会员的知识才宜使用此法。
        (2)自主式。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最后测试、反馈、点拨。这种方法适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的复习,但必须指导、组织和管理到位,不得放任自流。独立学习到什么程度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到什么程度才进行反馈,都要认真对待。同时还要注意:测试要定时定量,反馈要全面准确,点拨要精要得体。
        (3)纲要式。指导学生把知识概括成纲要、表格、图示、口诀等,以加强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适合系统归纳、总结式复习和对重点知识的强化复习。具体的编写绘制工作,可在统一指导下由全体学生集体操作,也可以独立或分组进行。集体操作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智慧,加深印象,但不利于人人参与;独立于分组的方式,有利于人人参与,但还需及时全面反馈了解,并加以认定。
        (4)竞赛式。学生竞选章节主持人,然后组织全班同学竞猜、竞答、争论、研讨等。这种方法比较有趣味,易于调动学生热情,可以一用。但要注意:第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则和激励措施;第二,对学生主持人设计的试题,要进行适当的审查;第三,要合理调控,准确评价,及时点拨。
        (5)训练式。按课本结构,设计系列试题,以做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以训练带动复习,适合于在系统复习之后进行。
        (6)自测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出题互测。可有几种变式:一人出题全班作答,或几人出题全班作答,或我出你答或我们出你们答等。
        (7)资料式。针对重点内容,指导学生编写复习资料,并进行验收、评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编写的过程也是研究攻关的过程。编写时要立足教材,博取多家,认真比较,择其精华。
         2、专题复习法
        (1)教材重组。打破教材体系,选择新的角度,整合知识,强化训练。
        (2)技能为纲。以答题规范与技巧为专题进行复习,如如何审题和构思等。
        (3)试题探究。以对典型试题的研究带动对知识的系统复习和深度挖掘。
        (4)比较鉴别。通过比较,区分异同,加深理解,掌握规律,正确运用。
        (5)错题处理。第一步,分类整理;第二步,查找原因;第三步,反复强化。
        六、二轮复习的备课组策略
        1.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肯吃苦、乐于奉献、工作积极主动、善于动脑筋、工作执行力非常强的骨干年级管理团队。
        2.以备课组长为核心,抓好备课组教师的日常纪律考评,进一步规范教师上班考勤制度,及时通报考勤记录,严明办公纪律。
        3.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搞好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使二轮、三轮复习的针对性更显著,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复习效率。
        4.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学各环节的督查,密切关注高考信息。结合学情讨论制后期轮复习计划,列出详细的月计划、周主题和节内容进度安排表,确保后期复习的科学合理。
        5.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老师做到对学校讲责任,对个人讲自律,对学生讲爱心,对同事讲协作,对工作讲效率,杜绝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参加娱乐活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6.加强综合科目教学,强化综合备考组领导,加大落实综合科目的强化训练的实效。为使综合科目的复习备考更加扎实有效,理科张任组长,文科田老师任组长,负责组卷、安排考试、批改卷。要尽最大力量提高批改效率。要求综合科老师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树立“7-1=0”“3-1=0”的意识;要求做到每周学生必须至少考一份综合卷,至少做一份综合卷,老师必须至少改一份综合卷,同时要求在加大训练量与质的同时并注意分析反馈。
        7.所有老师都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问候,多一些赞扬,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心。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高考复习的过程,特别是高考考试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能量和心理的能量同时释放的过程,而心理释放的过程,是知识能量释放过程的基础和催化剂,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保证知识能量的超常发挥。
        武汉市东湖中学
        欧阳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