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茜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青秀校区)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应用能力,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人才在工作中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各项技能形成的基础阶段,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并且大众在学习和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 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在日后的 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时时都有教师的帮助 和指导,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主 动、独立地获取,这便体现了发展学生 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一、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或者创设逼真的“现实世界”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或者创设一种教材无法创造的人类真实情感教育的情景,帮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动等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探索、去发现、享受学习的乐趣,有感而发地主动学习,努力开动脑筋探求新知识。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运用鼓励的语言和语气与学生平等对话,提醒学生“自说、自看、自想、自答”,如“你是怎样想的?”“没关系、大胆试一试、再想一想”、“你想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吗?”“有谁愿意帮帮老师”等等话语。这些话在学生听来就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自主学习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要我学”自然而然地转为“我要学”和“我爱学”。如我在讲授“PowerPoint动画设置”内容时,特意选择同学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做成二维动画进行演示。看完后,同学们都非常惊奇“PowerPoint还能做出这样的效果!”禁不住问:“咦,兔子和乌龟是怎样一起动呢?”、“小乌龟的腿怎么还能前后摆动?怎么做呀?”等等主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故事演示,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到了声音、动画、美工等各种各样媒体信息的同时,体会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用途,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产生了积极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主动地学习。此外,教师要知道良好的学习环境会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设立一些可以讨论的问题,因为讨论会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师生之间正常的沟通。
例如,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时,这一章给学生讲述了什么是信息,是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可能也会接触到信息,但是在初中时讲授的深度比较深。对于信息的认识其实都是一些理论和开放性的观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讨论问题,学生提出一些疑问,教师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按照位置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想进行交换,并且互相提升。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可以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你知道哪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这一课后你对信息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怎样的等。让小组内讨论不同的问题,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人回答问题。在这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回答没有对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优化教学方法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和建构上,充分觉醒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成果评价中,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更好地促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和水平的提升,忽视了学生能力和意识的锻炼,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不够重视,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权利。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反而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碍,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发展,导致学生缺少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和环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和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会使信息技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是一种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结束语
初中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改进教学方式,补充具有趣味性的课外知识,并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了解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进行及时的问题纠正。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加强自主思考能力,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学习激励,从学生的心理上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8):64-65.
[2]孟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1):153-154.
[3]顾琴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