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普通高中艺术生为例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气氛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水荣芳
[导读] 艺术生是近几年人数逐年递增的一个人群

        水荣芳

        银川市实验中学
        摘要:艺术生是近几年人数逐年递增的一个人群。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在高考时选择艺术这条路(一般分为音乐和美术类),艺术生大多有长期的音乐或者美术的学习经历,文化课是短板,常常需要大量的恶补文化课。然而,薄弱的文化课基础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很多的问题,所以,如何营造良好的高中艺术生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艺术生;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一、研究背景
        艺术生指全称是艺术类高考的学生。高校招收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时候通在文化课考察的基础上还要附加艺术专业的加试才可以录取。艺考生的文化课是短板,所以在高中阶段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使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不要成为择校时候的阻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如果课堂气氛良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度也就越高,教学的效率也就更高。那么如何营造高中艺术生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呢?本次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艺术生学习文化课的特点  
大部分学习艺术的孩子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基础知识都很薄弱。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也呈现出以下特点:学习努力但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信心不足,学习没有动力;接受能力强,但不踏实;个性活泼,但纪律观念不强。艺术生的校内外活动比较多,就会造成学生纪律观念不是很强,严重影响到课堂管理和教学的推进。
三、营造良好的高中艺术生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英国文学家劳伦斯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相同的自我和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艺术生们正是这样的一些存在,他们有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学习热情,然而他们又对艺术有着更加特别的感情。如何帮助他们更好的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的状态,能够高效的利用课堂来充实巩固自己的学习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帮助孩子们找到这样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设计符合艺术生的教学设计放在第一位。根据艺术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与其相符的教学设计,在能够达到孩子们认知水平的层面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艺术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若遇到知识点薄弱的地方,不如停下来细致的帮助学生回顾,争取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赏识激励,努力发现学生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会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掌握不同艺术生学习作息时间特点。配合艺术课程的学习时间,给学生留下自由支配的空间。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二)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的了解我们的学生并且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美国作家亨利·B.赖夫,尼可·S.欧菲实的《教无止境——让“差生”成功逆袭》一书中这样说“马斯洛理论对家长和教师而言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上一层楼。我们很想知道他们诊断前痛苦挣扎的原因。数不清有多少份的教师报告将学习差异者归类为懒惰的、愚蠢的或者无能的。家长和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清楚学习差异者可能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因为如果没有人干预,学习差异者会将这些负面评价内在化,从而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来做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要想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气氛,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艺术生在专业课堂上或许可以轻松应对,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难度不小,若老师能够将微笑带入课堂,也会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学习,降低学习的焦虑感,压迫感。(2)教学任务“按需分配”把成功带给学生。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扩展作业(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插图,找寻相关资料等),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可以布置一些合作探究的作业,因势利导。音乐生擅长表演,就让音乐生承担剧本学习中现场表演的任务,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增强学习的成就感。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3)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艺术生来讲,学习文化课和艺术课的时间要进行平均分配,专业和文化两手都要抓,因此,不同于普通高中文化生的学习,艺术生的教学内容势必要进行适当的调配,课堂进度也要依据学生们的专业学习时间做出相应调整。在结合每年艺考时间,适时安排复习进度,争取让高考和艺考都能同时兼顾。尤其是在高三时候,第一轮复习要赶在艺考之前完成,在艺考结束后的一百天里集中精力冲刺高考。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1)文学与艺术相结合,展示文学的魅力,激发探究兴趣。语文学习本身蕴藏着一些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讲授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就可以采取让学生当堂演奏不同乐器,用文中学习到的描摹音乐的手法来尝试自己对音乐的描写。在学习周邦彦的《苏幕遮》时也可以让美术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一画对荷花的描写。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2)激起认知内驱力。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设计符合艺术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图文并茂,声响俱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艺术生对声音和色彩极其敏感,在声音图像多种感官的刺激下,他们更好的展开想象的空间。而且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带来的疲劳。减少学生因为文化课内容枯燥造成的学习疲劳,增加学习兴趣。在这种多媒体的氛围中,借助声象等物质媒介,去破译作品语言,诠释文学原则,使课文抽象的信息直观可感。学生借助这个中介,对文章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场景意境、技巧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能产生透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领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