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石惠 李佩 张立雯
[导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自身主观意愿下进行学习
        石惠 李佩 张立雯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中心小学,甘肃 陇南 746041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自身主观意愿下进行学习,强调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更应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一切皆来自学生本身休息的内在动力。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住宿条件相对城里的学生来说更为艰苦给和枯燥单一。而且寄宿的学生缺少了家长的陪伴和督促,本身自主学习内在动力就会有所减少。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寄宿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然后探究了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内在动力,最后,提出了如何增强农村寄宿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和优化教育模式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农村寄宿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探讨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和深化下,学生自主学习已经不能仅仅按照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授。如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喜欢、更热爱课堂是值得多数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的问题。由于学生天生就具备活泼好动、喜欢玩耍的特点,所以,如果能够在平常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相关措施辅助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借助自主学习的优势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这样可以使自主学习对学生产生较为深刻地影响。
         一、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对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基本功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基本知识薄弱、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无形之间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一套实用且高效的学习方法,面对无穷无尽的各科知识和大量作业根本束手无策。由于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揉碎吃透,而又在成绩和升学的双重压迫下,被逼无奈,学生只能像机器一样毫无情感去记忆和背诵需要掌握的内容,看不到更无法顾及大量的知识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态下有所差异,而且有些词语拥有自己的特殊搭配,习惯用语,这些情况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经常忽略。那么,即使学生认识和学习再多的系统理论知识,不能正确的加以运用,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因此,之所以有很多学生觉得自主学习太困难,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刻板,一成不变。无非是按照知识讲解、做题练习、死记硬背这三个环节来进行。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使知识点的讲授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完全脱节,两者之间可以说是毫无联系。最后导致学生练习题没少做,知识没少学,但是在考试实战中的水平却一直没有明显地提升,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所以说,作为农村老师,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学习各科基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把自主学习贯彻到各科课程中来,使二者彼此相辅相成,让学生达到学懂会用的效果。
         二、探究影响农村寄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主要外部因素
        周围的学习环境、设施是影响农村寄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外部因素。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程度、学习氛围的强弱,学习的自由度、体育娱乐设施的齐全度等都会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并且可以在即使没有他人的监督下也能够主动地学习。努力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学生面对不同事物的应变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注重外部条件的更新和改善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主要内部因素
        学习动机、自我意识、学生的学习策略是主要的内部因素。

第一,要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心甘情愿地投入学习,他们内心的学习动机是最强大的驱动力。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同时能够受到教师的喜欢和夸奖,得到家长的称赞和奖励,也或者是为了与其他学生进行攀比,让其他学生觉得自己最棒,自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然而,却极少有同学是为了个人以后的前途和工作而学习,学习动机相对来说还不成熟。第二,自我意识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综合考量和认知,包括自信心、自我管束能力等等。在教师教学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扬,这样才能对学习充满更多的自信,逐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自我约束能力就会慢慢增强,进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去进行自主学习。第三、学生拥有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对学生进一步的自主学习的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接受新知,加工和处理新知的水平不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差、没有适宜自身的学习方式以及盲目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最终的学习成绩和效果都不会太好,久而久之,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和学习策略的欠缺就会慢慢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去主动学习了。
         三、提高农村寄宿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寄宿学校在农村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因为在农村学生的家长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接送孩子上下学,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忙于地里的农活,所以,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只能把学生放在寄宿学校里面。但是,学生在寄宿学校里,就意味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很大一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学生对一些知识还是懵懵懂懂,但又极具好奇心,活泼好动。各科教材中那些干巴巴的文字无法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更不会有情感共鸣,自然也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科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必须营造出舒心愉悦、激情四溢的学习气氛,有助于使学生专心致志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欲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农村学生不像城市学生那样见多识广、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去专门请家教老师或者让家长陪读。因此,教师的教学是他们唯一获得学识的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提出疑问,把学生的学由被动变成主动,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不管不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重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去发现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方法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私下里组成学习小组,对教师上课布置的任务和作业进行及时讨论,共同预习新知,复习旧知,从而能够让强者带弱者,互帮互助、一同进步。
        (三)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自信心
        每一个学生不可能生来就想做一个不爱学习的坏学生,很可能是在某一个细节或者教师的不予理会中,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于是他们就开始各种捣乱,各种不认真听讲的现象,但是,其实这是他们博得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另一种形式,并没有任何的攻击和敌意。教师只要在此过程中不放弃他们,乐于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对他们多加认可和鼓励,就一定可以让这些学生重拾学习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积极性的评价去教育学生,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关心,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教师要及时完善评价体系,作学生学习路上的最佳引路人。
         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其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只讲知识点,只追求课堂速率,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永远处于被动式的学习,无法做出创新。教师要耐心引导,鼓励学生探索新鲜事物,培养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才能让学生逐渐打开自我,接受和热爱学习,从而才能进一步达到让他们主动创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俞天明,徐建花.农村初中寄宿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
[2]朱丽丽.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 (24).
[3]周泽敏.寄宿制学校农民工子女学习现状分析[J].文渊(高中版),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