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探启蒙: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构建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沈静艳
[导读]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兴趣,我们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沈静艳
        海宁市长安镇中心幼儿园  
        【内容摘要】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兴趣,我们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我园依托地方“花卉”产业特色,有效利用花卉基地资源让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培养“勤问”“乐探”“有爱”的完整儿童为目标,从“探花秘”“探花趣”“探花美”三方面内容出发,通过“资源卷入”“倾情卷入”“延展卷入”三卷策略,链接幼儿的探究经验,拓展幼儿的探究兴趣,追随幼儿的探究收获,从而构建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让幼儿在科探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  三探启蒙  花娃娃  科探课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也是教师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指南》中指出: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扩展幼儿的教育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所坐落在“花卉园”附近的幼儿园,我们借助花卉基地资源,以自主开放、自由交往、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一、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的理性思考
1.基于科学探究价值的思考
《指南》中强调了科学探究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探究能够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幼儿科学探究的核心就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就应通过为幼儿提供以实践为基础,以探究为中心的经历,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的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体系,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科探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基于劳动教育价值的思考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地方花卉产业作为一项新技术、新产业,背后必定有一群智慧的人为之付出辛勤劳动、不断创新与研究。那么,如何利用这一资源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幼儿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验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与获得感,这就要求幼儿园必须重视和加强幼儿的劳动教育。
3. 基于发挥“花卉基地”特色资源培养幼儿科探兴趣的思考
笔者所在的乡镇依托“花卉”产业特色,转身成为花卉特色小镇,里面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相连花卉区,有着丰富的本土花卉资源。作为一所坐落在“花卉园”附近的幼儿园,可以借助花卉园资源,创设自然的,自主的、差异互补的教育生态环境,给予幼儿实践探索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科探产生兴趣,养成敢于探究、关爱周边环境的素养。
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们以《指南》为依据,结合大班幼儿好奇、爱探究、爱创造的特点,挖掘“花卉”特色资源,有效进行整合,开展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建构探究。
二、大班“花娃娃”科探课程的体系构建
(一)课程目标——以“三态”培养科探情感
《指南》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因此,我们以课程为依托,结合“花卉基地”资源,在课程实施中有机渗透、融合具有本土地方特色的科探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科探兴趣,培养幼儿“勤问”“乐探”“有爱”的科学情感态度。
(二)课程内容——以“三探”夯实科探基础
“花娃娃”科探课程根据课程总目标,从“探花秘”“探花趣”“探花美”三方面的探究内容出发,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萌发科探兴趣,激发科探情趣,感受科探乐趣。
1.探“生长”之秘。
(1)花卉的生长:对花卉生长过程感兴趣,能积极探究种子、茎、叶在花卉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了解花卉良好的生长所需的条件,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习惯。
(2)生命的奇妙: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花卉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根据接触到的花卉和种子,引起幼儿的观察联想,并运用自己的经验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观察、探究记录;探究同种花的基本构造:不同的颜色、花瓣的形状、花瓣的数量等;探究花跟种子的关系。
(3)生命的死忙:通过观察、谈话、科学实验、实践探究等方式了解花卉植物的生命轨迹,了解花卉死亡的原因等,从而帮助幼儿在花卉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认识生命、了解生存的意义,感恩大自然的“花卉”。
1.探“奇特”之趣。
(1)探花草“功效”:瓶子草、捕蝇草会捉虫子;黄连、金银花可以治病,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花草植物,产生进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愿望,对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2)探花卉“花语”:幼儿通过猜测、调查、交流、了解花卉的花语花意,探索一些送花的学问,感受生活之趣。
(3)探家乡“文化”:挖掘花卉小镇的主要特色,探索各种呈现方式,以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宣传家乡的花卉文化,传诵古文化的“小镇”。


3.探“塑造”之美。
(1)了解花卉的“典故”:结合历史上有关于花的故事与典故,抓住关键点,以欣赏图片、观看视频、倾听故事等不同的方式了解花卉的背景,通过观察、表征、交流、不断探索花卉的历史意义、背景、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感受历史之趣。
(2)感受花卉的“艺术”:探索生活中花卉演变的艺术品、食物等,通过调查、采访、表征、操作、实验等,了解它们的演变过程,感受艺术之趣。
(3)探究智慧的“劳动”:在花卉基地参观、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花农通过智慧培育、技术创新,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打造了全世界文明的花卉,从而帮助幼儿树立劳动意识,并结合相关的劳动课程,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致敬新时代的“花农”。
(三)课程实施——以“三卷”助推科探深度
在“花娃娃”科探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资源卷入”“倾情卷入”“延展卷入”三卷探究策略,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注重多角度多方面互为依托,相互补充,助推幼儿更深入的进行探究与学习。
1.“资源卷入”的科探预热——链接幼儿的探究经验。
(1)绘本阅读式:挖掘相关的绘本资源,如《水彩四季花园》《彩虹色的花》《缤纷的花卉植物》等,通过自主阅读、区域式阅读、集体阅读、亲子阅读等不同的方式,初步了解有关花卉植物的不同知识及相关文化、故事,对花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现场调查式:前期开展儿童会议,讨论自己对花卉植物的好奇,记录汇总成调查表,在花卉园基地开展实地调查;中期,教师根据幼儿的探究情况设计相关的调查内容,幼儿根据内容再次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后进行大讨论,在分享、对比、冲突、经验碰撞中提升经验。
(3)多重感官式:利用多媒体、微视频、采访录音、现场指导、实物接触等多元方式,组织幼儿通过看、摸、闻、听等探究手段,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进一步了解花卉植物的秘、趣、美。
2.“倾情卷入”的科探实践——拓展幼儿的探究兴趣
(1)实地探究:从“实地探究”入手,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看、去问、去探,用相机、绘画、表征、前书写等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看到的、探寻到的有趣秘密,深入实地探究过程。在追根溯源、探寻疑问、探访交流、探究实践中对各种各样的花卉植物有所了解,探秘成长、养护之奥秘、趣味。
   (2)任务挑战:以任务单、学习卡等方式,明确每次“探究”的目的及想要了解的知识和完成的任务,在此任务的驱动下以单人、俩俩结伴或多人抱团等进入花卉基地挑战任务,培养其任务意识及探究的坚持性。
   (3)职业体验:在“花卉园基地”的真实情境下,以“职业体验”为本,提供动手、动体、动脑的机会。如体验“花农”“销售员”“培育技术员”等职业,和他们一起种花、撒花子、拍摄介绍视频,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方式培育花卉植物等,以达到真正的有效学习、探究。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花农的辛苦、科技的发展、探究的有趣。
3.“延展卷入”的科探创生——追随幼儿的探究收获
   (1)创建科探特色区: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挖掘花卉基地的可利用资源,如花籽、各种各样的花,各种肥料等,创建凸显趣味性、目标性、生活性的科探特色区,并结合各种实验工具,让幼儿自主的进行趣味探究。
(2)生成游戏创玩角:将“花卉基地”的资源及探究所得与自身生活加以链接,将一些以花卉有关的主题在创造性游戏中得以反映和体现,如“花卉小镇”主题,生成“花店”“花娃娃变身坊”“花卉美食”等,通过角色扮演展开各种互动生活游戏活动,通过体验积累各种生活、学习经验,从而将探究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
(3)融入集体教学、日常活动:在“花娃娃”科探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实地探究、个别化探究、游戏等形式外,还有集体教学、日常生活等组织形式。通过多元的组织形式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掌握探究技能、体验探究乐趣;
(四)课程评价——以“四评”关注科探成效
伴随着“花娃娃”科探课程的实施,幼儿能否对科学探究感兴趣,能否主动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愿意在成长过程中大胆地提问,快乐地探究、对生命、花卉、劳动等产生敬爱、关爱之情,我们通过课程的多元评价为依据,从而获得幼儿的发展情况与研究成效。
1.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是教师根据评价目的,设计并发放调查表,让幼儿在各类趣探的过程中评价自己的探究兴趣,探究结果,探究情绪等。设计的调查表较为简单,通过评价了解幼儿是否感兴趣、能否掌握操作技巧、探究过程中的感情绪变化等。
2.轶事记录单。在开展趣探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观察自然情境下幼儿自然表露出来的真实而具体的探究事件,不断积累幼儿个体的发展信息,进行记录与评价,最终进行信息梳理,有依据的对幼儿的个体发展进行评价。
3.成长档案册。教师、家长和幼儿运用照片、录像、文字等形式,共同描述幼儿在“花娃娃”科探课程实施中幼儿的发展历程,并对幼儿探究兴趣、探究行为的发展水平、过程及趋势进行评估。
4.项目评比赛。在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还开展了各类项目的评比活动,如艺术项目评比:插花比赛、花娃娃摄影大赛等;实验项目评比:盆花造型、花汁印染设计赛等;劳动项目评比:种花养植;花卉基地劳动集赞等;花卉知识竞赛;亲子比赛等等。在各类比赛的氛围中,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趣探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比赛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花娃娃”科探课程引发了一连串的行动、探究、发现,过程中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人和实践者。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教育的阳光雨露,让每一次探究都充满乐趣,让花卉生命的成长陪伴着幼儿,期待再一次启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