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王欣
[导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王欣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137400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社会对创新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还要进一步创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完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体系,实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方式的合理配置,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主要指在现有条件下的教育样式,包括教育资源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等。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还要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出发,根据人才需求和现有办学条件进行改革,强调在信息化条件下构建课上课下结合,校内外统一,以及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模式。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处在不断改革变化当中。这与我国计算机教育起步晚,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有关。特别是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信息人才需求较大,人才质量要求提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从以往理论授课模式向着实践化教学的大方向转型,进一步构建课上课下的紧密联系,合理优化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日益个性化的计算机学习需要。目前,高职院校逐渐的摒弃了传统理论授课模式,强调通过校企合作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补足课上教学不足,运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典型情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达到培养专业人才与提升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原则
        1.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原则
        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正在从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型,为了明确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提高教育模式改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要从人才需求的角度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了解各种当前主流教学模式的优劣,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科学、合理和高效进行。首先,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当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学生的就业期望,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其次,分析学生专业素养的不足,了解现有教学模式的短板,针对性进行教学模式优化改革。第三,从市场人才需要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供给的角度指明教学模式改革的着眼点,提高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向性,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解决计算机教育的现实问题。
        2.完善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为了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要优化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指出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积累丰富的经验。首先,完善师生互评机制 ,促进学生参与到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的评价当中,积极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反馈学生学习信息,进一步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次,建立动态化分析评价机制,高度重视了解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实现课堂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基于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为持续进行教学模式调整提供必要条件。第三,还要发挥企业评价的重要作用,在校企联合办学的大背景下发挥企业专家的评价作用,从企业角度审视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为优化办学条件提供帮助。
        3.增强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性
        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还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丰富的应用技能,以及具备个性化发展的能力。例如,应当从岗位需要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把职业情境融入到计算机人才培养当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力,以及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方式。还要将典型的任务逐层分解,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发挥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的指导作用,增强操作课程的比例,不断丰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上级操作经验。新时代高职计算机教育还要融入企业项目操作流程与标准,编制具体创新性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挖掘人才培养的新切入点,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养。


        三、高职计算机教育主要模式分析
        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应当由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项目,通过企业实践环境达到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效果。首先,制定完善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做好校企合作的宣传工作,推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积极投入企业学习。其次,保证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允许技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更好保证学生利益。第三,引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实习不同岗位,掌握与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丰富经验。还要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在企业创新创业项目中发挥作用,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2.微课互动教学模式
        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课上课下的联络机制,开发计算机专业的微课平台,实现课上课下教学的紧密联系,对于促进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推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有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还要基于微课平台、慕课平台等开发师生在线互动交流的机制,实现计算机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供给,开发结合教学的微课资源,通过多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同时大力借助微平台开发选修课供给机制,满足学生深化学习需要。微课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还要具有翻转课堂的特征,强调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且在课上演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从而推动学生积极投入计算机教学互动实践。
        3.众创空间教学模式
        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的实践性强,强调学生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传统的点对点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还要把项目制教学引入高职计算机教育课堂。进一步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核心,给学在提供展示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机会。首先,组织学生科研团队,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一些项目课题,承接一些具有职业背景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等。其次,发挥校内外专业技能大赛的指引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比赛实践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在主题创新项目中进行突破攻坚,不断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第三,还要发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的作用,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发挥双创教育模式的作用。
        结论: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式的开发还要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关注当代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需求,围绕着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教育模式更新,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直观、典型、互动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课下课上同步学习,并且满足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在更加专业、完善、多元的教学模式配合下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詹峰.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8,699(11):120-124.
        [2]张改清.智能化工作模式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探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No.674(22):67-72.
        [3]赵锐芳.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研究—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热动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26):228-229.
        作者简介:
        王欣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  137400 王欣  1978年10月  女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人  讲师   本科    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