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王蕾
[导读] 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王蕾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冶峪中学
                                                                                
        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是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的表现。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尽人意,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正是孩子们的薄弱点。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从以下几点试谈一下:
        一、推广说普通话,规范语言表达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农村学校这一语言环境中,好多学生觉得说普通话不好意思。再加上周围群众和家长文化层次不高,认为考试又不考普通话,说不说都无所谓。这样环境严重农村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为此,我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努力把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到班里,创设了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首先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要求学生随时随地说普通话,进行训练。另外,学校开展的演讲、朗诵赛等活动要求用普通话,提供了推广普通话的机会,这也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是学生说话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作为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我,利用家长会的时间与各位家长沟通,希望各位家长在家里营造一个说普通话的氛围,作孩子忠实的听众,鼓励孩子说普通话。渐渐地学生们的普通话由拗口、羞涩到流利、大方,并能规范地表达,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快乐交际
        农村孩子由于接触外面世界机会少,自信心不足,在与人交往时,大多表现害羞、拘禁,放不开。因此,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营造气氛,引起说话的欲望,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一阶段的口语交际就要求提出: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为此,我在课内外创设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主要做法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例如口语交际活动课、购物讲价,活动时把教室布置得如市场一般,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买方,另一组扮卖方,两人一小组进行购物讲价表演,各组轮流演,看哪一组能以买卖双方都满意的价钱成交。农村孩子大多都帮家长买、卖过东西,对此活动情绪高涨、驾轻就熟。这种贴近学生生活且富有语言实践性的活动课,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说话的表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语文教材都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在教材中专门编排有一些训练课。教材中有大量内容丰富、文情并茂的课文,这些也都是有待教师开发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注意渗透口语交际的培养。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
        1.在分角色朗读中训练。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中可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各位大臣、小孩等,戴上他们的头饰,演绎他们说话的内容、表情、动作等。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甚至有的学生把故事内容中所蕴含的紧张、害怕的思想感情都能表现出来。
        2.利用讲故事来训练。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晏子使楚》等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学习之前通过预习进述,看谁讲得最生动、最感人;又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讲,看谁讲得最有创意。
        但仅靠课堂这些资源远远不够,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
        四、结合学生亲身实践,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在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是口语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也是口语交际的终极目的。虽然农村孩子接触面窄,但他们有丰富的口语交际的资源。学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有关动物课文后,组织一次”动物赛美后“。因为孩子对动物有先天的好感,农村孩子平时总比城里孩子更容易见到一些小动物。自家养的鸡呀、狗呀、猫呀等之类。他们总有不少的时间与他们相处并有着较深的了解和感情。这样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基础,他们就会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思想感情。
        当然,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训练。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说、说好,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能说会做的中学生。如:
        1.利用德育课活动。德育课时间是用来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老师要想把一个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少不了要对学生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我就利用这个好机会,一天确立一个活动主题,让班干部轮流主持(老师则作为旁听对象),其形式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大组汇报、主持人总结。由于你把活动的时间给了学生,这就成了学生的天下。活动的时候,学生特别来劲,真是畅所欲言、无话不说,收到了很明显的效果。我有时也让学生自己定活动主题,学生的劲头就更足了,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2.演讲练口语。这并不是指常常进行演讲比赛,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而组织的小型的、随机的话题演讲。各种时机如课前一分钟、晨读、班会、阅读课、作文课等,在这些时机下,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个话题,富有吸引力、想象力的话题,都是演讲的好素材。还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或自己愿意说的事来演讲。
        3.利用录音机及时反馈,循序渐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采用录音记录的方法,及时反馈。主要做法是:用录音机将学生说话或对话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现场播放,说者表达的优劣就真实地展现于大家面前。说者通过听录音,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和其他学生通过讨论,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说话的语音、语调等。录音记录的优点在于它能通过暂停、重播,让我们反复分析,解决问题,效果极佳。
        五、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在农村,孩子们耳濡目染,极易染上说脏话的坏习惯。因此,在口语课中,要避免说脏话,注重培养学生在交谈中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如平时说话中用上“你好、请”,讲完说“谢谢”,说错话、做错事时用上“对不起”等等。良好的语言及和谐的肢体动作,如春风一般沐浴着学生的心灵,能够加强学生心灵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总之,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尤其农村中学生,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孩子个人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的人、会做的人,早日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