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国童话故事的学前教育价值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张寒
[导读] 童话故事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倍受幼儿喜爱,通过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张寒
        (合肥市南岗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
        摘  要:童话故事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倍受幼儿喜爱,通过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一方面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与家长的教学水平。在对外开放的情形下,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外国的一些优秀的经典童话也在中国盛行。
关键词:外国童话故事;学前教育;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十世纪初,倍受喜爱的安徒生童话被陆续翻译成中文从而被中国读者所认识,外国经典童话成人读,小学生读,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十分的喜欢,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人鱼公主、丑小鸭、小王子、阿拉丁等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在幼儿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外国童话故事在中国如此畅销和热络呢?主要在于外国童话故事中所阐述的道理、判断是非和区分善恶好坏的观点与中国人价值观相适应,此外,外国童话故事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值得我们借鉴与宣扬。那么外国童话对学前教育来说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
        1.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童话创作目的是为了普遍观众,更是表达了成人的愿望,并没有专门为幼儿创作的童话,如果说是能够被幼儿所接纳,也仅仅是因为其叙事风格以及语言描述过于稚气化,根本不符合幼儿的精神需求,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外国童话故事因为具有“童年精神气质”,更是与幼儿的思维相一致。这些童话故事将指针明确指向儿童的心理,以儿童的思维方式创作的童话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满足他(她)们的求知欲望。《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以一个孩子的方式来描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的被带入到了小女孩的时空,我们就是小女孩或者是小女孩的好朋友。只有能和童话产生了沟通,才能更好的理解故事。所以说这样的具有‘童年精神气质’的童话故事才符合幼儿的需求。
        2.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
        首先,外国童话的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幼儿在听故事、看故事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知识,包括饮食、人种、节日、宗教等文化知识。这些知识的拓展奠基了幼儿的学习基础,对幼儿将来的知识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在给小朋友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可以教给幼儿一些圣诞节的习俗,比如西方圣诞节时会装扮圣诞树、吃火鸡,再配上红酒来庆祝节日这一些习俗。幼儿园关于这些专门的教学开阔幼儿的视野,专门活动后再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也将更加有利于幼儿理解,这样层层相扣来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
        3.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是获得一些社会行为规则,更通俗的说法即是习得一些社会生存法则。毋庸置疑,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更有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心理和谐发展。外国童话故事通过一些感同身受的事件描述,让幼儿获得一种情感体验,幼儿在与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交流的时候,发生了移情。正如幼儿在听《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对这个他(她)们心中的小姐姐产生了同情,他(她)们好想去帮助小女孩,小朋友可能在因为小女孩擦亮火柴可以看见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而火柴熄灭后什么都消失了产生这样的疑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火柴不熄灭呢?甚至想去买小女孩的火柴和分享自己的东西给小女孩,而最终小女孩的死也让幼儿难过不已。

幼儿在听这个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同情,而这种同情早就萌发并且伴随孩子的一生,幼儿在这个伤感的故事中获得的体验促进了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精神的修养,但却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手段以及途径将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以及各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精神层次,从而使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纯净,看待事物也会更加全面、积极和乐观。人文精神是很多外国童话故事的重要因素,对人类的爱、正义以及幸福的向往,抒发一个真善美的境界。我们总是强调学前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给幼儿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给予幼儿品德以及情感的熏陶,帮助幼儿树立真确的的价值观。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读悲剧童话,他(她)们认为过于现实直接的描述,会破坏幼儿对世界美好的印象。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仅可以帮助幼儿来获得生活经验,也让他(她)们认识到了现实生活的斗争。教育的过程不是教给孩子躲避现实的矛盾,而是诱导他(她)们敢于认清现实,全面客观的对待一切事物。在给予孩子们温暖时也不要忘记告诉孩子不惧寒冷的道理。世界上本来就同时存在弱者和强者,客观原因让弱者必然存在,而我们所做的不是去忽视这一群体,反而要给予他(她)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话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如果把人生比作奔流不息的河水,那么所有艰难困苦的经历就如同我们前进路上的礁石,遇到困难,激流勇进才能碰撞出美丽的浪花。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未来抗挫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孩子正确全面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此外,卖火柴的小女孩最终死了,却跟着奶奶飞向了第二世界,这美丽善良的姑娘还是被上帝眷顾呵护。外国童话中对死亡的描写充分告诉幼儿生命观,通过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对幼儿的人生观有重要的帮助。
(二)与幼儿的教育密切联系
        1.幼儿教师的天然教育素材
        从古至今,童话故事一直被当做是天然的教育素材,外国童话故事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童话故事向受教育者传达一些教育道理。《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美好,丑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弃了我们自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又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靠自己的勤劳和坚持获得的财富才能永久,同时感恩也是一种美德,知恩不报的人终究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幼儿教师对于经典童话价值的挖掘,经过设计就能成为一个精致的教育活动课。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园需要引导幼儿了解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感到童话文字的充实及美好。”[1]童话是幼儿教师教育的重要素材。外国的那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更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经久不衰肯定是好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教师不仅可以配乐讲故事陶冶幼儿的情操,也可以编排一场舞台剧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力。
        2.幼儿家长的自然教养资源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极具童心、童真、童趣的外国童话故事可以成为家长与幼儿对话的桥梁。给幼儿读他(她)们喜欢的经典童话,一方面可以对幼儿进行一些知识和情感的熏陶,另一方面亲子阅读能很好的促进双方的感情。外国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幼儿读的时候,家长也值得去思考。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死亡,再让幼儿难过的同时也触动了幼儿家长的心。这些经典的童话不仅仅只是幼儿的,更是家长和幼儿共同的。
        外国童话故事真实的本质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幼儿的发展与教育相适应。这种共生的依存关系,便是外国童话故事学前教育价值的体现。我们在借鉴外国童话故事的同时,要全面客观的认识它的特征,并了解它的真正的价值。外国童话故事需要社会多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它最大的学前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寒(1994.8—)汉族,安徽无为人,阜阳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现就任于合肥市南岗幼儿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