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徐昌成
[导读] 随着国家目前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昌成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随着国家目前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发展现状来看,大学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面临的压力在不断增长,其心理变化引发的害人害己案例时有发生。作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入更多的关注,并通过建立成熟可靠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成绩优异、心理健康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
        多年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分数而导致应试教育,成为了很长时间内的主流教育模式,大学生因高考失败的阴影或一直以来遭受的学习挫折,使他们的心理存在着自卑和矛盾,这种微妙的心理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让很多学生缺乏面对挫折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由于缺乏获取自我心理支持系统资源,致使许多高职生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自残自杀、校园暴力、厌学、游戏成瘾、精神分裂等严重心理问题[1]。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高度认识到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紧紧围绕心理育人功能和作用,坚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进而构建优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大学生是拥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群体,身上背负着建设社会未来的重任,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摇篮,要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状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认知,即其存在的心理冲击和障碍不仅有心理因素,还涉及到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因,为他们提供最优秀的思政和心理教学资源,让他们拥有优良的心理至关重要。  
        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还只是着重其专业上的提升,对于思政或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还只是停滞在表层。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大多为辅导员或政治教师兼职,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资质;教学主要方式仅停留在教室授课、心理的有关讲座和开设心理咨询室这几个方面上,单一老套的方式方法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当前大学生发展的个体化与其心理问题的复杂性,成为阻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所面临的难题。
        院校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进行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的同时,帮助学生战胜心理疾病、纠正心理偏差、并维护心理平衡,使他们更容易学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并将其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坚定意志、外化为自己的行动[2]。
二、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树立立德树人目标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为来访者提供了温暖、理解、信任的气氛。这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巨大的启示[3]。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院校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视程度,然后根据学校实地情况,制定真正可行的教学方案并编订相应的教材,或定期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心理知识竞答和趣味手抄报等,提高学生兴趣;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充分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转变思想形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将有意识的教育转化为无意识的教育,使高职学生全覆盖、全受益,降低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深化改革教学制度,建立网络思政平台
        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应避免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以一种深入的方式,凸出技能特点,选择合理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低到高将教育过程分解,切实提高教育的现实效用,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技能及应用型人才。
        教师可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主体性等优势,开展线上心理咨询辅导,比如借助微信群、QQ群、网络论坛等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多渠道、多层次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尴尬心理,更利于其表达出真实的心理状况,并帮助教师建构新型的"情感型"师生关系,让大学生能够信任、接纳教育者,愿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发展为大学生乐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信息的整合形式推送到微信公众号、论坛等来充分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并布置相关的讨论题目,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乐于学习,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想、新出路。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内化程度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良好的职业素养,稳定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自主发展是教师实现个体专业化的主要条件。所以除了要对学生做专业的心理辅导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提高认识[4]。同时高校也需要尽快培养一批熟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熟练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
        比如,学校可以定期集结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或邀请相关专家到校内做宣讲或者公派老师外出学习并展开培训和学术交流,让教师有机会了解本校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使其在实践中前行,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知识上不欠缺、实践中不盲目,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可行地融入管理工作中,通过了解、揣摩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到具体原因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使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完成党和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参考文献
[1]韩凯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0,(7):138.
[2]唐红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研究[J].青年时代,2020,(10):206-207.
[3]王蓓.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1,(11):4-7.
[4]罗梦君.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81-83.

作者简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男(1969.11.03—),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基础医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