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健华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实验小学 2552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随着国内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传统阅读教学理念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而部分教师出于经验的不足与观念的落后,仍然不能更新旧有的阅读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广泛存在于课堂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造成阻碍。本文就如何构建语文阅读课堂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
引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学生识字、阅读、口语、写作等各项能力。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培养阶段,如果在此时夯实了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跨学科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难点,所需的课时量更大。让学生懂得阅读、享受阅读,是构建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开始,也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1.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1阅读方式落后
阅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是影响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1]。现阶段,国内很多小学语文课堂在开启阅读教学时,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模式单一、方式落后,填鸭式教学依然是教师的普遍选择。教师不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无法抓取课文阅读的重点,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阅读体验差,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当代语文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便学生年龄还小,教师也需关心学生的学习体验。阅读方式落后,势必会让学生参与阅读课堂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1.2教材内容单一
教材文本,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手段。当前,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材内容还是乏善可陈,内容单一,教师一味的依赖于教材。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阅读视野造成限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契合学生当下心智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将阅读文本与环境设在课外,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1.3评价机制不明
评价机制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构成单元,是激励小学生成长进步的主要依据。因阅读教学涉及到多方位的全面教学(如学生阅读学习中产生理解力、观察力、创造力等),可体现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同时,这也是评价机制很难量化的地方。但许多教师仍以学生成绩分数为唯一标准,导致学生的阅读自信遭到打击,情感品质受挫,最终影响综合素质的发展。
2.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阅读应以方法为先,而非盲目阅读。只有学生收获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在学习的海洋中拥有“指南针”,学习才会事倍功半,教师也可更好的收获预期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指导时,应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特别是这一类写景文章的阅读时,教学方式可参考这三点:一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掌握景物特点,对景物姿态、色彩先形成一个全局的印象。二是让学生抓取文章中的写景次序,找到文章脉络,《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中先是作者观察全景,然后才是发现洞内景色,使学生发现阅读重点。三是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感受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
2.2通过读写结合 锻炼学生思维
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2]。学生只有读得多,才能写得好。通过读写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本规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在开展这一章节的课文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接着让学生写出答案,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综合学生观点来解释“为什么圆明园会毁灭”,让学生以集体朗读的形式进行再一次回答。可以预计,由于这个答案是总结性的,汇聚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在朗读时也会更加专注,阅读更具主动性。通过读写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篇教学文章。
2.3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评价是开展小学阅读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需要保证评价的合理性。没有科学、客观的评价,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成果就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确认。传统语文教学的课堂评价机制存在多方面的缺失,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挖掘对学生的语文天赋,教师更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机制进行应对。具体来说,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及家长都参与进来,比如定期的进行亲子阅读,在课外也能保障评价的全面性,让家长给学生打分,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以鼓励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以重视学生情感表达为重点。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如建立电子文件的办法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阶段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变化,不能“一模多用”,以笔者观察的国内教学现状看,教师采取富有感染力的温和语言,对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对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探索与创新,力争为学生打造一个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叶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31):94.
[2]马绪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课外语文,2019,1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