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王圈小学 251415
摘要:小学时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并将阅读教学置于小学语文日常教学的首要位置。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并不断地指导学生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才能。因为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学生将继续通过阅读提高综合能力,这将帮助小学生不断扩大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可以说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将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更快,语文成绩更优异。
二、日常上课提高阅读能力
2.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集中精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积极营造高质量的阅读环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受到环境的影响,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2.2设置教学情境,提升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只有小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之后,他们才会增加参与阅读的动力。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设置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汉语阅读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猴王出世》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本文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以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专门的语文课堂设置为阅读课堂。在教室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书来阅读。在环境和学生最喜欢的书的影响下,学生将积极参与阅读,并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达到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能力的目标。
三、通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也就是说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因此在小学语言教学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远远不够,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
3.1速读法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不转移视线、不发音、不辩读,快速的观文章主旨。所谓一目十行、好古敏求,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使用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考试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取文章信息。为了实现学生的某些阅读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章节,并要求学生能够集中自身全部的注意力,进而快速的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行自我消化。
3.2精读法
精读法是指学生面对文章时,可以逐字专注挖掘出文章中更深层的含义。在我国的朱子读书法中,有关于精读方法的明确说明。指出“逐字训之,通一字之意,又通一章之意”。可以看出,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就一篇文章来说,指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阅读之中,进而在多种感官的配合作用下,掌握精读这一读书要领。
3.3选读法
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这对学生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某些文章,或者某一文章的一个段落,以便能够快速达到此次阅读的需求。
此上三种阅读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条件,需要给学生区分开来,不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有害无利。
四、积极引导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能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持之以恒的进行阅读的关键因素,而这无疑是学生可以终身受益的,这也将成为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支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终将会成为天方夜谭,因此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4.1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或者富有教育意义的警示格言摘录摘抄下来,并专门准备了一个词句摘抄本,为学生建立自己的词库。换句话说,它不仅可以起到语言积累的作用,它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丰富学生语言和文学知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
4.2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文章中的一些重点或者难点进行标注和成分划分,同时做好阅读笔记,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问题,再向教师请教,这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文章知识,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4.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交流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或者在课下,将自身的阅读成果与收获进行交流探讨,学习其他学生的阅读方法。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改变自身的阅读方法,进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总结:在小学阶段,有很多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师生之间的配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我们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领悟,以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坚持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王秀华.农家参谋.2018(01)
[2]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赵玉艳.科技展望.2016(28)
[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陈圣慧.作文教学研究.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