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吉古尔前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观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吉古尔前
        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民生银行红丝带爱心学校 四川省 凉山州 6164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观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发展学生语言建构和培养人文素养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环,作文教学与阅读联系密切,学生通过阅读才能不断获得所需要的写作素材。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加强对于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储备,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往往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作文考验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把目光放到了学生们的字体和写作技巧上面,而对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有所忽视。所以,如何改革传统作文教学模式,选择内容有趣并且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思考的课外读物,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思考。
        一、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尚小,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在写作文时常常出现缺乏相应词汇和素材的现象。在语文作文学习中也常常感到写作难度较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对写作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源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教师,通过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的拓展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领略到故事中的人物、景色、情节,真正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通过文字将他们引进写作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二、拓展学生知识储备,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而课本内的课文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一定的课外阅读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外读物中,有着不同于课本知识的视角,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文化和哲理性的思考。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拓展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而且还可以学习作品中一些优秀的描写手法和写作技巧,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立足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拓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既丰富了学生们的阅读量,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人教版中有着许多故事形式的课文,这些内容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如“司马光”有关的名人故事,如“曹冲称象”“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相关四字词语背后的故事,也拓展了一定的阅读面。或者是类似“在牛肚子里旅行”相关的童话教育故事,如“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很多名人名句、好词好句等,这些句词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而且语文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将其中一些优秀的句子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1]
        三、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作为一项考验学生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性技能,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同时在事物感知和理解上也有一定的要求。适当的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去认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脉络走向,从中不断提高自身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带到写作中去。而且作文的题目和写作要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总结概括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篇好的作文,永远是从好的审题和深刻的题目开始的。好的理解能力不仅可以让作文写作更加简单,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2]
        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语文教师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让学生们的阅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生阅读时要提醒他们将作品中一些不认识字词或者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在下课后通过翻字典和询问教师的方法将生字词弄明白。然后在每天的早读上要大声的朗诵或背诵这些好词好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且针对一些开放性结局的文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文章的中心意思进行仿写和续写,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练习中掌握写作技巧,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和风格。[3]在适时的拓展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的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每个月举办一次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上分享自己在读书中一些心得体会。也可以让每位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分享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将其大概内容告诉给其他同学,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适当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大趋势,在未来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学生们的读写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帮助学生们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宇亮.试论整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63-164.
        [2]周超.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67-68.
        [3]孙利.探究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