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献勤
肥西县肥光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是小学生刚由低年级阶段进入中年级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难点,学生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阅读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因而抓住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上好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如何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这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对于刚进入中年级阶段的三年级同学来说,我觉得可以从“读”、“说”、“练”、“写”等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读通、读懂课文段落
读通、读懂段落,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前要求学生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最前沿一环。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先把预习纳入首要任务带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1)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段落的主要内容。
(3)要借助字典词典认字,理解词语。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循可依,有的放矢,使预习由扶持向放手过渡转变。
在段落的理解过程中,通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懂文章段落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要操之过急,囫囵吞枣,要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读下去。为了达到过程得当,理解得顺,理解得深的要求,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让学生自读全文。尽量读出“顺”字。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新词;读时要注意语气和声调;要做到有速度、要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2)要加深理解。要突出“义”字。要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语文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的思想内容,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心理历程。课前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做到环环紧扣,衔接得当。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讲读,讨论与交流的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
(3)要求熟读成诵。要加强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熟读成诵。这样使学生渐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鼓励学生试说段落大意
说出段意是在通读段落之后进行的,要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落思想内容的理解,能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语言,并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难度相当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刚开始说段训练时,部分学生只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来复述甚至是背原文的形式说出段意,部分学生就连原文也不会说。针对这种状况,我具体指导学生把段落中各句意思先说,然后,把整段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在指导段落意思表达时,还要注意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有机结合起来。
关于段落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都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达。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能说的就不写,能写的就不读那种重复啰唆的尴尬境地。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学生词句段的训练
词语的理解,句子的连接,是写好段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加强词语训练。三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字词基础,课文里遇到的,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应是三年级进行词语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其次,要加强句子训练。三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了关键词语,再理解全句。指导学生读懂总起句和过渡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最后,要加强段的训练。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集中识字后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打好阅读基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划分段落。学生学会了划分段落和划分层次的方法。
集中识字后的三年级阅读教学,要从词、句、段入手,加强基本功训练,能为读懂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指导学生仿写成段
因为在三年级阶段的段篇教学过程中,写作方法很多,其中先简单概括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在学生心目中建立段的概念,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以及每个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认识文章段落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段训练。可以结合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上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练笔。比如,可以用每个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以及“日积月累”来练笔。
训练前要告诉学生: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仿写段时,规定选材范围, 用自己的话写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写。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贯穿在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是不可 忽略的重要方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有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教学,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玉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师 范大学,2017.
[2]姚洁.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 范大学,2016.
[3]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 现代化,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