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
重庆市万州区福建小学 重庆市万州区 404000
摘要:在小学的教育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活泼好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素质教育成为了语文教育的重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突出表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制定自我学习的计划与意识,逐步将自主学习养成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积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进度不同,调整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都制定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素质教育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育不单单是将书本知识进行传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重点,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借助网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兴趣,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升。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更是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且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探索欲与接受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深受小学生的追捧,更加能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学生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学生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丰富多彩的关于大自然声音的视频与图片,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感受,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文章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师制作的课件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课件中还包括教材中涉及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雨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教师结合教材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生们可以走进图书馆翻阅资料,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查阅,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查阅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师要充分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科学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来,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与监督的作用,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1]。例如,学生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春、夏、秋、冬的描写,使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因此,学生有较广阔的学习空间,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交流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注意力较为集中,从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非常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的交流,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同学发表自己对春天的见解,有的同学诉说着秋天的种种……,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景象,更是我国的森林宝库。这一学习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原因,缺乏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所熟悉的事物都是生活中简单的事物,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小学生身边熟悉的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是作文素材的宝库。”这也是充分肯定了生活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教师科学的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这也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利用DV拍摄一组关于小蝌蚪成长的视频和图片。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浇筑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提出一些问题:“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尾巴为什么也不见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的给予讲解,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认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2]。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际教育中,要充分的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郭立娟.课前有效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对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周刊.2017(04).
[2] 赖书理.自主学习,让学生快乐学语文[J].新课程(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