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细华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 414000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研究探讨的自由讨论氛围,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心与学习语文的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高中 语文课堂 有效运用?
引言
语文从学生接触学习以来就一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学科,其作为实现学生语文识字与理解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基本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若学生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相应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学生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就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在高中阶段,语文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而为了实现语文对学生培养作用的有效实施,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调整,有效地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对实际的语文教学行为作出优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思想所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阅读教学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只追求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浅层的解读,因而使得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很表面。然而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深层次体会文章内涵,从而提高其阅读质量。
(二)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之前在展开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阅读效率较低,有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没有快速地抓取文章的内容,无法快速提取要点,所以进一步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出现了得不偿失的效果。而在当前的教学阶段,如果运用探究式教学,那么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更加明确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对文章进行入手,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挖掘到文章的内涵,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阅读不再是没有方向的胡乱阅读,而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有序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保障当前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运用?
(一)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所以在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问题是一个核心因素,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给他们提供更多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条件,通过情境教学、提供各种探究式学习的资源、提出问题等多种有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着促进作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倡导的主要的课堂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也有更多直观的印象和情绪情感方面的体验,让学生能够从多个途径获取信息来构建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掌控感,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状态得到收获感。
(二)突破教育模式,开展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相比于传统的理论教授法,实现了学生作用的凸显,更加适宜新课标所号召实现的生本课堂。合作教学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相比于传统的理论教授法,实现了学生作用的凸显,更加适宜新课标所号召实现的生本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小组。然后教师再针对本课的内容设置几个探究问题,让学生以这几个探究问题为路线,进行本课文的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结束后,要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确保学生对文章的有效理解。
(三)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善于提问
问题的产生需要契机,需要激发。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能够顺应学生的阅读思路,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情境,启迪学生思考,引发其认知冲突,使其学会提问,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从而助力其深层解读文章。比如,在阅读时,教师可以层次性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和探究,以此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教师还需要打造更加自主的交流环境,在阅读同一篇的文章时,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会存在着差异,那么当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理念之间出现相左的情况时,学生就想要进行提问,他们想要了解其他学生在进行问题的思考以及探究过程中的着眼方向,所以在当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不同想法,让他们可以进行思维的碰撞,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围绕生活经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
围绕学生经验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活动则不失为良策。例如:在《想北平》一课的课堂导入部分中,教师确立了“如何表达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这一问题,那么在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感受,向学生提出“在生活中,当你踏上离开故土的那一刻,自己的内心是怎样的?”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互动探讨,之后每位学生结合最终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整理,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融入进去。最后,教师则要结合每位学生所表达出的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在离开故乡之后所产生的深切眷恋故乡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的问题与课堂导入部分所提出的“核心问题”相呼应,为突破本课“核心问题”带来了帮助,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充分显现出来。
(五)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何去阅读,如何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的技能是需要培养的。学生如果没有经过任何阅读技巧方面的训练,在阅读的时候,就很容易抓不住重点,很容易被阅读的材料影响,转移注意力,从而忘掉自己的初衷。所以,教师在阅读技巧方面要注重渗透,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快速浏览,如何通过查看文章的几个标题来迅速地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通过目录及关键内容的检索,让探索式阅读变得更具有效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技巧问题进行渗透,并设计一些专门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
(六)设置探究作业,实现能力提升
教师需要能将语文的课后作业分多个部分布置,要能在保证知识考查的基础下,尝试着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在其中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例如,在《雷雨》这一课的教学中,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就可以在保证基础作业设置的前提下,给学生布置一些针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作业。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尝试着对这一篇课文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在课上,教师就可以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表演。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内在学习探索的主动性作用,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氛围和资源的支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对于教师来说,探究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自动化的意识行动,让探究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更多的收获,让教师和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动和分享,让探究成为激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的一个核心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马颖萍. 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探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82.
[2]汪呼林.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初探[J].才智,2020(12):96.
[3]赵璐.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