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盼盼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中心幼儿园 256600
何为交往?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的表达、信息的传达、友好的动作倾向所传递的一系列社会性行为,它是社会和人们情感交流的需要。?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下面就“美食一条街”的活动进行简单论述。
一、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美食一条街的小社会活动,就是提供给幼儿真实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就会一次次的提高。
如:一次来到美食一条街,小溪依然选择的服务员,小溪来到顾客面前,凑到顾客的耳朵上:“你要什么啊?”小班的顾客抬起头看看他没有说话,小溪直起身说:“我们今天有水果汁、水果拼盘、还有蔬菜面,请问你要什么呀?”这次参与活动的小溪,有了足够的自信心,与人交往变得大方自然。接着顾客选择了水果汁,小溪来到厨师面前,说:“顾客要一杯水果汁。”厨师问:“加奶吗?”小溪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呀,我忘记问了。”这说明在不断的练习和活动中,小溪表现的越来越自然,也越来越愿意和别人交流。所以适宜的环境有效支持幼儿的社会性交往。
二、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该鼓励并给于一定的指导,帮助幼儿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活动中,教师要作为一名旁观者,充分提供给幼儿自己做事的机会,放手让幼儿自己管理餐厅的大小事宜,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如:在“蔬菜面”的活动中,顾客说:“我要蔬菜面!”悠悠说:“好的,请稍等,马上来!”正当她要去告诉厨师时,这时,旁边的两位顾客喊道:“服务员,我要点餐!”悠悠看了看顾客,又看了看厨师,拍着脑袋说:“哎呀,我一个服务员太忙了,都忙不过来了!老板怎么办呀?”老板辰辰听到悠悠的话,快步走了过来,对悠悠说:“我先来服务这两位顾客,你先找厨师点餐!”
在悠悠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向老板请教,请求老板的帮忙。这说明大班幼儿愿意与人交往,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同时作为老板的辰辰能主动承担起服务员的任务,帮助同伴解决问题,也充分说明大班幼儿在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在孩子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或游戏规则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里面提出,5—6岁的幼儿逐渐进入了交际的敏感期。教师可以让自行设计和组织游戏,自己通过讨论和协商建立游戏的规则,并共同遵守它,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在小社会的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讨论指定规则并自觉遵守,体验规则存在的意义。
如:端着蔬菜面的王子涵说:“哇,蔬菜面好香啊,好想吃一口啊。”但始终没有尝一口。
正在做蔬菜面的泽泽抿着嘴唇说:“我也好馋啊。我们快做完,等餐厅打烊的时候就能吃了。”
做着三明治的洋洋说:“我做了这么的三明治,好馋啊!”
在活动中,虽然孩子们都想吃制作的美食,但都遵守了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顾客服务。也说明了中大班的幼儿能够理解规则的意义,并能控制住自己遵守游戏规则。
四、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他人,鼓励关注到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班幼儿的情绪比较稳定,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毕竟不够成熟,我们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如:服务员端着蔬菜面来了,中班的爸爸拿起叉子自己吃了起来,小班的妹妹和宝宝看着中班的爸爸吃了起来,抿了抿自己的嘴巴,这时大班的哥哥说:“妹妹和宝宝还没有吃呢,先给妹妹和宝宝吃吧。”中班的爸爸听了,抬起头看了看,说:“他们也是点了蔬菜面,一会儿就到了。”大班的哥哥接着说:“可是我们要先让更小的妹妹和宝宝吃,要不然他们会馋了。”中班的爸爸听后:“那你们先吃。”说完把碗筷推给了小班的妹妹和宝宝。
案例中,当大班的哥哥看到小班的妹妹和宝宝没有面吃时,主动向中班的爸爸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说明大班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关注到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听到大班哥哥的建议后,中班的爸爸决定先将蔬菜面分给更小的妹妹和宝宝。这也说明中班的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接受同伴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作为教师,要遵循幼儿的个性和身心发展特点,给幼儿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放松的平台,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交技巧和礼仪,让幼儿在未来的道路上走了更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教育部印发 2001年7月2日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
?【3】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