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球类游戏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陆寅之
[导读] 幼儿园球类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滚球、拍球、运球、传球等
        陆寅之  
        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 215300
        【内容摘要】:
        幼儿园球类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滚球、拍球、运球、传球等,其独特的趣味性、多功能性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具有特殊作用。在球类游戏中老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幼儿在球类游戏中的表现、对球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行显性与隐性指导,帮助幼儿正确并多样化玩球。
【关键词】:球类游戏 兴趣 指导策略 方法
        球,是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在幼儿园我们会开展各类有关球的活动。孩子们也都愿意进行玩球,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球,像是有“魔力”一般,它总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都融入进球的世界。
    一、以兴趣为载体开展球类游戏
    球,它是一种器材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种类繁多,不同的球对幼儿来说都有不同的体验。并且孩子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所以首先要从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为入口,以兴趣为载体逐步开展球类游戏,达到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各方面都发展的不是较好,他们才接触到这么多的球,有的甚至都不太认识球。我们则通过一系列趣味化、富有童趣、贴近孩子们生活的各种游戏,激发孩子们对球的兴趣并让他们喜欢球,并加强幼儿对球的认识和了解。在让幼儿玩球的同时还能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只有好玩、快乐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热爱体育、积极锻炼的潜力。
    1. 利用幼儿的好奇心,选择有趣、新颖的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游戏,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他们能更好地对球产生兴趣,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2. 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给与他们游戏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
3. 在球类游戏中,投放的材料可适当有趣、新颖,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索玩球。利用游戏材料来吸引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去接触球,认识球。
二、灵活运用多样的指导方法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管二管,不教而教。”因此,在开展球类游戏中,我们大胆尝试、认真实践,探索多种指导方法。
1. 主动探索法。即由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先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玩法,然后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最后教师归纳指导,幼儿练习巩固各种动作。如小班幼儿刚接触到球时,我们先让他们玩动物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玩法,最后我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并学习一些有趣的玩法。

这样既让幼儿探索了动物球的玩法,又能在肯定中加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球的兴趣。
2. 游戏发现法。即指以游戏贯穿运动的始终,教师不直接传授动作、技能,让幼儿自己从游戏中探索、发现运动规律,并从中学会某项体育活动的动作、技能。如小班的幼儿能力较弱,所以通常以游戏开展活动,在游戏《红绿灯》中,要求幼儿根据“红绿灯”的提示,将球宝宝运到目的地。说红灯,就要把球宝宝停住,不能动了。绿灯时,就要带着球宝宝到对面的地方,谁最先到,就赢了。孩子们通过游戏练习了运球、控球的动作,并感受游戏的乐趣。
    3. 环境熏陶法。即在教学中,教师不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更新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开展球类活动。如在户外活动和区域中,我们不断增加球的材料和种类,并经常更换幼儿玩球的玩具,引导幼儿自己去感知、思考和探索,尝试更多的球类知识。     
三、多种球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不同的球类有不同的运动特性,尽管幼儿处于球类活动的启蒙阶段,我们仍然要帮助他们建立较规范的基本动作技术。通过教学活动、户外游戏、室内区域角游戏等加强幼儿对球的控制能力,并根据不用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指导。我们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一)教学活动中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师教,还有同伴之间的教;幼儿的学习,不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还有幼儿自我发现学习。所以,在球类教学活动汇中,通过多种教学、多种指导,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球类技能等。
1. 主动探索法是教学活动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教师通过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玩球,感受各种球的不同特性,得出结论,掌握玩球的技能等。例如在小班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每人拿一个小布球,让他们自己去玩球,并在旁边放置了一些辅助材料,引导幼儿怎样把球运到对面的篮筐里。幼儿在自由尝试、探索、实践中得出“滚球、踢球、利用小棍子、板块”等方法。
2. 学练教学法通常使用在让幼儿学习一些新的较难的球类技能中。如大班《听口令拍球》,在活动中,需要幼儿更加不同节奏的口令进行拍球,由于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幼儿分别练习快、慢拍球,然后将节奏与拍球结合起来,逐步增加难度;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熟练动作,掌握技能。
(二)球类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球类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主地学习体育运动的活动。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应当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球类游戏,或富有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这些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球“活”了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