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美术课堂中自然材料运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郑宇
[导读] 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郑宇   
        南京理工大附属幼儿园
        摘要: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幼儿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在幼儿的教学中,户外美术也是幼儿发现生活中美的一种重要渠道,户外美术有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教师若将这些自然材料巧妙运用到美术活动中,不但可以丰富了户外美术活动内容,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此外,教师应营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根据每一位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其自我发掘出自然中的美好,并将其带入美术作品之中。使幼儿在户外美术课堂中充分运用自然材料。
        关键词:户外美术课堂  自然材料  幼儿
        引言: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发现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并与美术课堂相结合,创作一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创造性的作品。一副优美的美术作品,最重要的是灵感,灵感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材料便是灵感的来源,同时,生活中的自然材料也是十分丰富的,能够为幼儿带来创作灵感以及丰富的创作材料。因此,本文将主要探究幼儿户外美术课堂中自然材料运用的策略。
一、合理的运用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的确如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幼儿对户外美术课堂的兴趣。恰巧处在幼儿时期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少之甚少,因此也就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憧憬与渴望,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进行户外美术课堂中,结合每一个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特点,引导幼儿去大自然中发现一些美术材料并将其融入美术作品之中。在这之中,便可使幼儿对户外美术课堂产生丰富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户外美术课堂的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1]
        例如在学习画树的时候,教师不能单独的、简单的讲述一种数的样子,应该让幼儿想象一下树都有什么样子,然后最好可以把他们带入到树林之中,看看和想象的有什么区别,再将眼前所看到的样子画在纸张上。可以合理运用了树林这一自然资源,教师通过画树,一步步引导幼儿,使幼儿参与到自然之中。而且不同的树木,有助于构建幼儿的发散思维,思维得到进化,幼儿的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升。
二、依据主题,联想自然材料
        在创作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或者在上一节美术课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美术主题,这是一幅美术作品的精华,教师应该在课前便选择好主题,或者备用多个主题,上课时,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接着,教师应该根据幼儿选择的主题简单引导,然后发散思维,幼儿根据自己的主题去生活中寻找关于主题的自然材料。即在户外美术课堂之上按上“翅膀”,不再局限于课本,充分联想与想象,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2]
        例如,在《我的家乡》这一主题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去想象自己家乡的事物,可以是房子、河流、树木等等一切关于家乡的事物,让幼儿想起什么就画什么,不要局限于课本之上的图画,也可以作为一个作业,让幼儿回到家中,根据主题自己联想自然材料。将心中所想绘制与纸张之上,在美术作品上表现出来。通过此举可以使幼儿可以大胆创新与联想,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深入发掘自然材料
        处在朦胧时期的幼儿,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而户外美术课堂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绘画知识,而且还可以充分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由此可见户外美术课堂之重要性,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该明确幼儿的主题地位,让幼儿感受到自主探究自然材料的乐趣,从而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创造美术作品,与此同时增强幼儿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此外,对于自然材料,教师也应该引领幼儿深入发掘自然材料,将自然材料之根本带入到美术作品之中。[3]
        例如在画梅花的时候,如果简简单单的只是将一朵梅花呈现出来,我想即便再漂亮的梅花也达不到梅花的精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在王安石的笔下,梅花的性质描绘的淋漓尽致,所以这便要求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将梅花的特点向幼儿进行传播,应该引领幼儿了解梅花高洁、傲骨、不畏严寒、坚强、美丽等等象征意义。让幼儿在作品之中深入发掘梅花的形象,将其形象在作品之中表现出来,同时也要学习梅花的特点。幼儿可以在画梅花的时候,将大学纷飞的背景展示出来,更加突出梅花的特点。由梅花这一自然材料,深入到梅花的具体形象、象征意义之中,这便是深入发掘自然材料。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们在进行户外美术课堂时,应根据幼儿的个人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情况,选择适合的主题,然后再引领幼儿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创造一幅优美的艺术作品,使幼儿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在目前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幼儿教师应遵循绿色环保这一理念,引领幼儿深入发掘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材料,并将自然材料运用到户外美术课堂中,让幼儿感受到自然材料的价值,真正意义上带领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与能力。
        相关文献:
        [1]程芳.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探索[J].知识文库.2021(06):163-164.
        [2]田其鑫.浅谈如何将小学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J].小幼儿(下旬刊).2021(03):40.
        [3]邓棋.经典名画临摹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J].小幼儿(下旬刊).2021(0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