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戏曲教育中德育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张丽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戏曲是国家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张丽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4732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戏曲是国家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孩子们应该大力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俗话说孩子要从小抓起,在幼儿时期,德育教育中要逐渐的渗透戏曲教育,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是具有好奇心和认知力的,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老师要寻找适合幼儿发展和学习的方法,让儿童真切的认识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乐趣所在,也有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 戏曲教育 德育渗透
        【正文】中国的戏曲文化内涵丰富,戏曲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而且戏曲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一系列艺术方面的成分,而且戏曲文化中的忠厚老实、正直刚强的良好人物形象,可以推动儿童更好的发展,使儿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儿童思维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儿童对黑白是非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对儿童开展戏曲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儿童的好奇心和喜欢程度放在首位,让儿童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喜欢。本文从中国戏曲文化的现状、如何进行戏曲德育渗透教育、戏曲教育德育渗透的意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戏曲文化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戏曲发展的大国,尤其是作为国家精粹的梅兰芳京剧发展历史久远,戏曲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有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等等,尽管中国戏曲文化形式多样化,但中国戏曲文化的现状是走向了低谷,主要的问题是多方面形成的,一是因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后辈少之又少,主动喜欢戏曲文化并热爱学习的人屈指可数,导致中国戏曲文化发展非常困难,二是因为中国戏曲文化没有适应发展做出创新改变,依然保留传统的表演形式和曲目,导致观众对戏曲不感兴趣,看不懂表演的曲目,即使看得懂,表演的内容也是观众不关心的,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戏曲文化的传承,最终导致中国戏曲文化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走向落寞,为了改变戏曲文化这一现状,就要在学习戏曲文化这一方面做出重大举措。
        二、戏曲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2.1老师要利用戏曲角色发挥作用
        中国戏曲中的人物角色有很多种,记取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其中又分为不同的许多角色,其中净指男性花脸,花脸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运用色彩在脸上勾勒出不同的图画形成脸谱,不同的脸谱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形象,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要抓住儿童年龄段的特点,在进行戏曲表演时,通过好角色和坏角色的对比让儿童充分的认识到什么叫是非黑白,一定程度上让儿童认识到一个正直刚强、忠厚老实人的价值意义。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观察戏曲中的榜样人物,让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以榜样为学习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老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榜样人物,让儿童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戏曲表演中的好角色和坏角色,并且举出坏角色的后果以及对坏角色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是非观,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尽量避免犯错误,使人生更好的发展。


        2.2老师要丰富戏曲教育形式
        传统的戏曲教育形式是单一的,老师在教学时要丰富教育形式,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他们来说是不感兴趣的,要利用情境式的教学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表演形式的学习往往比语言形式的学习更加丰富,讲故事形式的学习往往比大道理更加深入人心,因此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对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寻找一些榜样人物,并让同学们模仿榜样人物的形象,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且可以充分的理解对榜样人物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进行对戏曲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表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2.3寻找正确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园时期的学生对自己的自控能力差,并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在老师讲授课程时,对课堂讲解内容不闻不问,在课后更不会进行复习学习,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指导,寻找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戏曲的视频、图片和玩偶等,在进行课上讲解时,老师在多媒体进行播放,通过新颖的方法学生加强了学习的好奇心,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无形之中学生学习到了知识,而且获得了学习的乐趣,老师也在无形之中教学变得更加轻松。
        三、戏曲教育德育渗透的作用
        3.1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开展
        老师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使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变得更加轻松,在无形中也增加了老师的讲授热情,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对戏曲教学进行创新,也弘扬了优秀的中国戏曲文化,使戏曲文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生机盎然,推动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大力发展。
        3.2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学生自身通过对戏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对戏曲人物的了解,认识到了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创新戏曲的学习形式,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戏曲的真正内涵,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戏曲的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老师在教学时要大力的弘扬,老师要寻找正确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也促进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和发扬。把戏曲教育和德育教育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新形式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开展德育教育创新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丁爱华.幼儿戏曲教育启蒙探赜——以豫剧为例[J].当代戏剧,2020(05):41-43.
        
        [2]马倩倩.秦腔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价值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0,9(32):76-77.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德育渗透[J].教育导刊,1998(S1):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