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琴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333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我们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同时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人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只有我们自身的基础牢固,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才不会摸不着头脑。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讲是比较困难一些的,对于学生们来说,数学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枯燥无味,而且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们接受起来比较的困难,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厌恶数学这门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没有学好,基础不扎实,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变的异常艰难。所以说老师们应该注意自己的授课方式,尽量的让学生们喜欢上数学,在小学这个重要的黄金年龄段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研究
在我们以往的学习生活中,课堂上的老师一直是以严肃的面容对待学生们的,课堂氛围紧张,与学生们的互动也仅仅局限于老师的主动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中国教育的普遍情况,因此老师也一直被冠以不言苟笑的形象,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不走神,不捣乱,维持一个相对和谐的课堂。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每天需要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生们来讲并不适用,这种课堂氛围会压制学生们的天性,限制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他们的大脑灵活多变,总能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的这种优点运用到学习中,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轻松的课堂氛围需要的是老师与学生们的不断互动,这不仅仅是老师主动去提问问题,还需要学生们主动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见解,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师生互动,那么如何调动课堂氛围呢?下面有几点建议可以参考。
一、着重表扬,带动其他的学生
小学生们在课堂上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表扬,这种表扬会给他们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的向其学习,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比如说,当在教学整数的读法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刚刚接触这个知识点,比较的陌生,老师们首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在下面读,认真观察有哪些同学读的是正确的,然后挑选这些读的正确的学生上讲台,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学生们,并且对其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们向他学习。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有一种超越他的想法,这样他们就会有学习的动力,会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点。
二、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们学会自己思考
互动最重要的是老师说的话学生有回应,因此在老师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要留一些时间来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如何解决。自我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让学生们学会遇到问题要自己解决,不能只靠老师讲解,然后把老师讲的死死记住,这样的话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当下次遇到相同的拓展性的问题的时候自己还是会六神无主,只有依靠自己思考过,才会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印象。老师抛出问题后,也会让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不会胡思乱想,从而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仅达到了互动的效果,还能让学生们对新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
三、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数学学科毕竟是比较枯燥的,比较困难的,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很容易会变得死气沉沉,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们要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说出来,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从而快速的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样的话问题一拖再拖,形成一个死循环,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说老师们要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将自己不理解的提出来进行改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在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疑惑。学生踊跃发言不仅仅会调动课堂氛围,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利用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天性爱玩,注意力很难在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上,因此老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多利用教具,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走神。比如说当我们学习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做一个flash动画,把学生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加进去,让它们充当各式各样的数字进行教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时候就会有极大的兴趣去学习新的知识点,并且我们用这种方法还会让学生们对知识点更加深刻,在以后看动画片的时候,相关的人物出现也会联想到在数学课堂的内容,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新的知识点。
五、小组互动,互相帮助
有时候老师们在讲解一些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从学生们的角度去出发,学生们听起来就会比较困难,所以说老师要在班级里给学生们分组,小组内有一个学习好的学生来当组长,在课堂讨论的时候充当老师这个角色。加减乘除的基础公式就是九九乘法口诀,流畅的背诵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必备的技能,我们很难说明其中的规律所在,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抽查,把自己的背诵技巧分享给大家,有时候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更加能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快速知道对方所不理解的点。所以说可以通过小组内互相学习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教学。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们动手。数学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学生们动手的能力,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留给学生们一部分的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题目来巩固自己所学的,只有动手才能对新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老师也要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一些题目,同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己是如何做的,让学生体验教学的过程,也会让自己的理解更加透彻。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良好互动,拉进距离,增进感情,使小学生融入到教师中来,让教师走进学术内心。只有建立起有效互动,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关心,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张丽芳. 数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J]. 中外交流, 2018, 000(044):206-207.
[2]刘义云.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7):157-157.
[3]晓杰 顾.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3(14):186.
作者简介:戴琴(1984-06),女,汉族,籍贯:江苏昆山,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