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融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陈伟璇
[导读]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有些落后,当下社会也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陈伟璇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鹳一小学
        文章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有些落后,当下社会也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来临,满足了对效益的追求,而“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在教学中掀开了一次“革命”。作为一种新生产物,我利用微课集声音、图像、模拟于一体的特点,大胆地在教学中运用,引入微课故事,设置微课游戏,借助微课的直观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带来活力,为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的“活”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直观,高效

        现代科学日新月异,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有些落后,人们更愿意接受一种简单、有趣、高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伴随着“微”事物不断产生并涌现,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等,我们的教学、学习也紧跟着社会逐步进入“微”时代。?
         然而,理想是丰满而现实是骨感的。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状况: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只停留在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层面,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由于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思考问题不积极,导致课堂缺乏活力。因此,改变农村小学课堂落后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这些都说明,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最佳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微课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微课适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较为直观高效的教学方式。
        一、借助微课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而教学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可以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探索﹑创造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运用游戏,教学将大为受益。所以,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我在课前设置了猜长度单位的微课游戏,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体的长度,老师再根据学生猜的长度给出“长了”或是“短了”的提示,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个课前游戏的微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也便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有关长度的知识。
        二、引入微课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尤其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特点。将数学问题编成形象化、情感化的故事情节,可以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微课引入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红生日的时候,爸爸买来一个大蛋糕,分给四个人吃,小红说:我吃的最少,只吃这个蛋糕的,妈妈吃了蛋糕的,爸爸吃了蛋糕的,奶奶吃的最多,吃这个蛋糕的。可爸爸却说四个人吃得一样多。小红不相信,动手切一切并分一分,果然和爸爸说的一样。看完微课后我提出疑问:“同学们,这四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都不一样但大小却相等,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看了微课动画之后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从而轻松进入新的教学。由此可见,微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微课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感到数学课单调,呆板,枯燥无味,而微课集声音,图像,模拟于一体,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微课,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采用微课播放圆转化成长方形这个动态过程,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这样的教学,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变化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理解了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如果数学课像烹饪鲜肉一样,色、香、味是教师烹饪的目标,那么我认为微课是一种极好的调味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农村的数学课堂也“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01。
2. 赵国忠,傅一岑.微课:课堂新革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