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李沙沙
[导读] 随着初中数学学科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
        李沙沙
        四川省广安观阁职业中学校   638550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学科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以及学生性格、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数学学困生也随之增多,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业情绪。本文就旨在对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供数学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字:数学学困生   学业情绪    影响因素及对策

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学生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这类学生不存在感觉器官和运动能力的缺陷,学习困难亦非原发性情绪障碍或教育剥夺所致。学习困难在各个国家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学习中都非常普遍,尤其是数学学科。数学是一种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往往数学上的突破,会带动很多其他学科的重大突破。但数学学科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也是最难学习的一门学科。根据各种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如果说以百分制来说,50分以下作为学习困难的话,那么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基本占到了10%-15%,逐渐成为学生、老师及家长尤为关注的现象。本文对数学学困生的学业情绪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家长、教师及社会对数学学困生的共同关注,从而加以良好引导。
        一、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几种主要情绪。
1、数学学习存在消极厌倦心理。通过询问调查,笔者发现,不少学生都认为数学学起来枯燥乏味,不像语文课那么意境优美,也不如英语课那么琅琅上口,甚至还比不上物理化学课做实验的那种新奇感受,而且,这些孩子觉得数学嘛,我只要学会了加减乘除,买东西的时候能算清楚不被坑蒙拐骗不就行了?其他的数学技巧似乎没啥用,还不如好听的英语歌那样可以让我平时哼哼放松心情。所以,在上数学课的时候,部分学生是身在教室,神游太虚,部分学生是度课如年,如坐针毡,甚至昏昏睡去的也大有人在。这部分学生把数学学科当做是苦差事,做作业的时候能应付就应付,不能应付就抄袭了事,到了考试的时候一看到那不理想的成绩,更是心生厌倦,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导致越来越不喜欢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
2、对数学学习抱有恐惧焦虑情绪。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数学学困生中,不少学生不是不想好好学,而是认真听讲了,也认真做了作业,尽了自己的努力,但学习成绩始终差强人意。加上部分家长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看到孩子成绩单,或者接到老师沟通孩子情况的电话后,就对孩子进行唠叨、指责,甚至打骂。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是战战兢兢,上课的时候努力跟着老师思维走,但在紧张和高压的心情下,时常会出现思维受阻、记忆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最后考试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自我原谅心理。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唉,没事,我只是算错了。哦,我看漏了一道题。这部分学生非常愿意用这样的想法来掩饰自己考差了考砸了的事实。特别是在较大比例的客观题中,由于不需要写出运算过程,所以这部分孩子没养成按顺序认真打草稿的习惯,而是在草稿纸上胡乱涂写一通,然后算错了,抄错了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遇到需要写出演算过程的题目,就会出现演算过程不详细、推理不严谨、书写不公整等情况,导致考试分数偏低。这种不以为然的阿Q心态会让学生在数学这门严谨理性的学科中学习始终落后。
        二、产生以上学习情绪的影响因素
1、学生对数学学习目的不明,认识不足。学习方法滞后。


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数学是锻炼思维、启发智力的重要性基础学科,而是觉得我买个东西又不需要做方程,解几何,我上台表演节目又不能背诵数学定律,所以我为什么要学数学?还有的孩子是受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觉得好像赚大钱的不一定是需要学习好也不需要数学好,只需要有个有钱的爸妈,或者以后干脆就继承父母的财产,有房子有存款就行了,数学又那么难学,何必那么费力?目前人教版的数学内容,初中课本比小学课本内容增多,难度增加,但还有的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内容,还采用小学数学的方法来学习,仅仅是听课、做好作业,预习一下,背背公式定律,他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去推算,这个公式是如何得来?哪些情况可以运用?所以题型稍有变化,就一筹莫展,只能望题感叹。
2、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影响学习兴趣。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影响非常重大。现在不少家长要么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忽视了对孩子的学习及心理情况的了解和关爱,有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他更看重成绩,看重分数,遇到孩子分数不理想,就指责抱怨,甚至冷嘲热讽,这些情况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情绪压抑,无心学习,甚至出现孤僻、抑郁等心理疾病。
        三、解决数学学业情绪的对策
1、老师和家长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下数学学科的由来、历史,数学学家的一些故事,特别是数学学科的一些应用例子,让他们明白,数学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习,他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生活性。比如一次我在班上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随着优惠形式的多样化,“可选择性优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采用。一次,我去“红旗”超市购物,一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那么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通过这种方法,目前班上的学生学习兴趣性都有所提高。
2、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多加以关心,成绩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对不理想的成绩,不责骂不抱怨,共同分析根源,寻找差距,争取下次比这次好。笔者就以自己小时候的例子来说,笔者小时候学会了加减乘,但是老学不会除法,数学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但是父亲没有责骂,没有嘲讽,他耐心的安慰我,给我讲解,傍晚看我还在书桌前发愁,就带我出门散步,然后在散步的过程中,再慢慢启发,终于笔者掌握了这一基础的算法,后来在父母的耐心呵护下,认真学习,勤奋努力,最终因为喜爱数学,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不过有的开放得早一些,有些要迟一些,但是没关系,只要有阳光雨露的呵护,迟早都会盛开的。
3、老师要积极进行家校共建,摒弃对学困生的歧视或者消极放弃。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都产生着很大的变化,心灵尤为敏感。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经历过来的,经常都会听到学生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我喜欢听他(她)的课。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学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施以善意,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批改,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
总之,家长、老师要更多的关注初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多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业中的心理情绪,同时积极的加以疏导、引导,共同帮助他们度过学习困难阶段,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更自信、阳光、开朗。


参考文献
        [1]丁立红.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20-23
        [2]曾德亮.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数学学习,2009(Z1):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